相关内容列表:
儿童剧不再是“小儿科”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6-09

    在人们的欣赏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儿童的欣赏趣味也有了很大 变化。尤其是学龄儿童,再叫他们去看几十年前的儿童剧,再让他们 一味观看“大灰狼”的童话,孩子们也许会觉得太“小儿科”了。时 下,儿童剧要吸引受电脑、电视和高科技冲击的少年儿童,必须拿出 新招。   

    纷纷瞄准儿童剧市场

      以前儿童剧全是儿童剧院团排演的,其他专业剧团不屑于排演被 看作“打打闹闹”、“蹦蹦跳跳”的小孩戏,但在戏剧不大景气的情 形下,面对着儿童剧巨大的市场潜力,许多话剧和戏曲团体近年来也 纷纷排演儿童剧。这些剧院团凭借雄厚的实力,精心创作,推出的剧 目往往能够突破儿童剧固有的视角,质量高,反响好。如苏州滑稽戏 剧团反映城乡孩子冲突与交流的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和四川歌舞 剧院表现希望工程的舞剧《远山的花朵》,均获文华大奖,至今演出 上千场。此外,江苏省金坛锡剧团的锡剧《少年华罗庚》、杭州市越 剧院的越剧童话剧《寒号鸟》、青岛京剧院的京剧《生死峡谷》、常 州市滑稽戏剧团的儿童滑稽戏《我要做好孩子》等,均演出过百场。 我国现有儿童剧院团22个,而对全国3亿8千万少年儿童来说,这一数 目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其他专业剧团加盟儿童剧的创 作,使儿童剧呈现出多样性,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儿童剧不是“小儿科”

      过去的儿童剧大多直白、浅显,且神话、童话题材较多,对如今 的孩子来说,这些剧作不是难以吸引他们的“小儿科”,就是现实感 不够。

      近年新创作的一些低幼儿童喜爱的童话剧和神话剧,创作角度有 了很大的改善。如济南儿艺的神话剧《小白龟》,以小白龟与两个鼠 精的斗争故事,不仅表现了与人为善、见义勇为、正义战胜邪恶等传 统美德,还展现了生活和人性的复杂,并在颂扬小白龟为救乡亲而献 身的壮举的同时,揭示了环保等目前人类所面临的问题。此剧增强了 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社会大事的欲望,并满足 了他们的“小大人”心理。《托起明天的太阳》、《享受艰难》、 《窗外有片红树林》、《明天启航》、《春雨沙沙》、《我要做个好 孩子》等一大批反映小学高年级或中学生生活的剧作,提出了如何面 对挫折、救助失学少年、怎样与家长沟通等现实问题,引起孩子们的 强烈共鸣。

      儿童剧工作者们近年来在舞台视觉冲击力上做了不少文章,尤其 是近年来颇受青睐的音乐剧,比如《未来组合》、《月光摇篮曲》等, 活泼热烈,富于青春气息,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皮影、木偶等古 老的艺术也以人偶同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呈现 出新的生命力,如《红地球蓝地球》、《鹿回头》等,为孩子们营造 出一个个色彩纷呈的艺术世界。   

    剧目价格服务是关键

      在戏剧不景气的情形下,儿童剧却“风景这边独好”,演出场次 在几百场甚至上千场的不在少数,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赢得市场的关键是剧目、票价和服务。

      中国儿艺院长、剧作家欧阳逸冰说,虽然儿童剧多为学校包场, 但剧目必须高质量,不能糊弄孩子。中国儿艺的剧目都是演出后广泛 听取师生意见,边演边改,日臻完善的。苏州滑稽戏剧团的滑稽戏 《一二三起步走》,得了大奖后仍不断加工修改,常演常新,演出千 场也就不足为奇了。

      儿童剧票价低廉,最低时仅一二元钱,所以儿童剧只能靠多演出 来赢利。为了让孩子们看上戏,广大儿童剧工作者除了在剧场演出外, 更多的时候是送戏到校园,甚至送戏到偏僻的山乡。宁夏话剧团还自 己置办起流动舞台或大篷车,在学校巡回演出课本剧;济南儿艺则多 以学校操场为演出舞台。

      儿童剧的发展,要求剧作家们要跟上时代,懂得高新技术,如科 幻儿童剧一直是薄弱环节,如何在这一题材上有所突破,舞美如何将 高科技手段应用于舞台表现,仍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儿童剧所 要解决的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