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城市中小学生暑期生活透视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8-01

     石家庄市槐北路小学三年级学生孙嘉梓一直盼望着能过一个快乐的暑假,去北戴河看大海。可现在暑假都要过去一半了,她每天除了写作业外,就是一个人关在家里看电视。“真没意思,还不如早点开学算了!”当初数着指头盼放假的小嘉梓,现在开始厌烦这种枯燥的暑假生活了。

      “减负”后的第一个暑假,孩子们究竟是怎样度过的?是否享受到了盼望中的轻松与快乐?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在省会进行了采访。

      火爆的特长班楼外,自行车排成蔚为壮观的“长龙”;楼内,陪同孩子上课的家长坐满了一楼大厅。石家庄市青少年宫暑假里一派红火景象。据介绍,今年暑期,这里共开设了音乐、美术、体育、天文等15大类上百个专业的特长班500个,目前已招收学员1万多名,这种情况是近年少见的。

      特长班为什么会如此火爆?一位送孩子上武术班的家长说出了其中的缘由:“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减负’,孩子假期作业少了,可剩下的时间做什么?关在家里看电视不行,一是可看的节目少,二是影响视力;让他一个人出去玩,我们又不放心;让孩子自由支配时间,我们担心他迷上电子游戏机;多让他们参加一些文化活动,又难以找到合适的场所。省会虽有文学馆、科技馆、艺术中心等科普、文化娱乐公共场所,可专门为中小学生举办的活动很少。科技馆里没有了像机器人展那样值得一看的展览,电影院里只有一部动画片《花木兰》适合青少年观赏……”

      这样看来,上特长班倒成了一个两全之策,既打发了时间,又可培养一些特长。可是,并不是每位家长的“苦心”都能让孩子真正开心。在青少年宫,我们见到在特长班寻找到快乐的孩子,同样也碰到了不少被家长“押送”来的孩子————“要不就呆在家里,要不就上特长班,不上特长班就上课程补习班。妈妈让我选,我只好来青少年宫了。”课间休息时,一个叫晓蕾的女孩一脸无奈地说。

      难道除了特长班,孩子们暑假就没有别的去处了吗?

      特色夏令营的启示

      仿佛一缕清风,今年暑假期间一些各具特色的夏令营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个惊喜。

      绿色假日营地————拥抱大自然夏令营,是石家庄市青少年宫今年推出的一道“特色菜”。它以培养环保意识、自我管理能力为宗旨,地点就选在省会不远处的小壁林区。在10天的活动时间里,孩子们不仅要在老师的带领下识别树木、花草,公开竞聘夏令营委员、中队委员、宿舍组长,而且还要经历一次寻找营地的生存训练。消息一传出,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10期的名额全部报满。

      当这种特色夏令营在今年暑假开始引起人们关注的时候,石家庄市十五中已经连续3年成功组织由高一学生参加的拓展训练夏令营了。在训练基地,学生们要翻越4米高的迷彩墙,攀登10多米的岩壁,从1 .6米的高台上练习背摔……每一次成功都让他们欢欣鼓舞。在这些活动中,他们找到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学会了怎样与人协作、团结友爱。

      让快乐走进孩子的假期 能参加趣味盎然的夏令营,是许多孩子的愿望。令人遗憾的是,像上述适宜青少年的活动实在是太少了。让孩子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期,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前不久,河北省教育厅在《关于进一步做好“减负”工作,合理安排中小学生暑期生活的紧急通知》中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暑期活动的指导。各中小学校要为学生开放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有条件的还要开放图书馆、阅览室、各类实验室等。要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及所处社区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多接触、参与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可组织中学生成立校外活动小组或志愿者小分队,参加环境保护、社区服务、文明宣传等各项社会服务活动。

      在河北省会,已经有一部分中小学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践。草场街小学假期里就活跃着一支爱绿护绿小分队,队员们要清理附近民心河边的垃圾。师大附中与长安区检察院共建的法律实践基地,今年暑期又迎来了第七批实践小分队的成员。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减负”

      后的假期将会有许多重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个性的活动。家长也应该转变观念,不要总把孩子拴在身边,应充分利用这段长假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