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父母自问:我们是否有资格做家长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8-01

    高考分数公布后,学习、成绩是家长和孩子谈得最多的话题之一。然而,21世纪的爸爸妈妈面临的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还有种种挑战,为此,每位父母都该自问自湿――我们是否有资格做家长

      公布了高考分数后,搅动得众考生之家几家欢喜几家忧,而其他年级的学生家长恐怕又趁机给自己的孩子紧紧弦。学习、成绩可能是近期家长和孩子谈得最多的话题,也是他们最沉重的心事。

      近日,众多的中小学生家长向心理学专家、教育学专家和医学专家咨询,焦点话题仍然围绕着高考。为此,记者采访了心理学教授俞国良博士。

      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的

      俞国良博士说,我们进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是研究家庭环境对学习不良的差生的影响。在发表专业性的学术论文之余,发现研究的结果很有意思,就写成了《素质教育家长课堂》。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能为大多数家长所理解,也能给他们提供一些建议。

      在调查的时候发现,家长最关注的仍然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原来一个家庭有几个小孩,父母可以把宝分别押在几个小孩身上;现在家长把宝押在惟一的孩子的身上,把所有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他身上,很可能还把自己不能实现的愿望也放在这个孩子的身上,加上我们的传统是注重读书、学习。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越来越强烈的背景,使父母就更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这当然无可厚非。

      俞国良认为,父母亲实际上应该更关心小孩的个性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不是学习成绩,应该从做人上给小孩更多的指导。但是现实中情况恰恰相反。

      一个人的智力因素、认知能力是和非智力因素有关的,比如有的孩子成绩特别好,但并不等于他喜欢学习,他有兴趣。我们说“减负”,就是要让孩子觉得“我愿意学,我喜欢学”。这跟“家长、老师要求我学”是不一样的。

      未来生存,仅有智力远远不够

      俞国良谈到,要适应未来的挑战必须具备几方面的综合素质,首先是要具备基本的智力。从认知的角度看,智力包括感知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从智力的构成要素看,其核心要素是语言能力(主要是阅读、书写、听和说等方面的能力)、逻辑和数学能力(如计算和求证)、空间认知能力。对中国孩子而言,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其重要。另外特别要指出的是,一个人智力的高低不能只看智商有多高,还要看是否善于运用自己的智力和各种资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智力高的人应该是“智慧”的,而不是智商很高的“书呆子”。

      第二要具备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是否具备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直接影响着事业的发展和人生的幸福。具体到社会交往中,要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能客观地了解并关心他人,要善于沟通并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性。

      另一方面的素质是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包括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稳定而灵活的性格、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合理的生活方式、适度的成就动机、正确的自我观念等。健全的人格最重要的是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我,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监控,积极追求更加完善的自我。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具备健康的身心,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完好的状态。

      最大的误区仍是老生常谈

      俞国良说,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很多误区,我们总结为“六多六少”、“六种无度”,就是“知识传授多,智力开发少;对学生关心多,综合素质培养少;脑力劳动多,体力劳动少;身体关心多,心理指导少;硬性灌输多,启发诱导少;期望要求多,因材施教少”。“无微不至地呵护、无节制地满足、无边际地许诺、无原则地让步、无分寸地褒贬、无休止地唠叨”。

      我们对1000名学生进行调查,对50名学生、50名老师、100名家长进行访谈,发现在家庭教育中,最大的误区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过分注重知识、注重智力的开发,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放松了。

      现在中小学教育大纲里也开始重视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一个人很聪明但特别懒惰,你想他会成功吗?

      非智力因素很难量化,但我们可以培养,比方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兴趣,这些是可以看得到的;是他自己要学,还是父母亲强迫他学,这也是可以看得到的。

      家长不必无所不能

      俞国良认为,家长要让孩子去体验,并不是告诉他一些道理就行了。为什么现在有的学生考试考不好就跳楼自杀,老师批评他一句话,第二天就上吊了,这些情况都是因为心理上挫折忍受能力很差,这本来在家庭教育里是可以培养的。

      家庭教育要特别强调“身教”,道理要讲,但父母亲的榜样可能更为重要。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减负之后,家长加负了。家长自身也要强调学习,更新观念,有意识地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我小时候生长在农村里,父母亲并没在学习上给我多少帮助,但做人上给我的教育很多。那时我到学校要走3个小时的路,星期天我还要参加劳动,一天挣4个工分,两角4分钱。这种教育培养了我勤奋的特征,这对我以后的发展帮助很大。

      把问题归因于外部,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就比较低。孩子碰了椅子跌倒了,父母说是这地不好,是这椅子可恶,这种情形在现实中极为多见。

      上学后,考试不好就归因于“我上的学校不好,没有人考上大学”,这样虽然可以取得心理平衡,但对个人发展绝对是错误的做法。

      7岁到18岁是最重要的阶段

      俞国良介绍说,我们看到的现状是,小孩子是父母亲、老师要他学,不是他自己愿意学,是被动的。如果家里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小孩子主动爱学,那么父母的最大负担也就不是负担了。某种程度上说,学习兴趣可能比学习方法更重要,有兴趣他才会去研究、探索好的方法。

      让孩子体验到成功,这也很重要,所有的事情都是失败的、受批评的,没有成功的体验,就不会有兴趣。家长、老师不要一味地去说小孩不行,也不要去比较。

      “3岁看大,7岁看老”的说法不正确,我觉得7岁到18岁最重要,往哪个方向发展,发展的速度怎么样,是打基础的阶段。大多数人的智商是差不多的,但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不成功?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包括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产生的效力。

      新世纪怎样做父母

      俞国良分析说,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以后怎么在社会上生存下去。智力条件等都在同一起跑线,可是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关键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未来需要的人才不是“一”字型人才,知识博而薄;也不是“1”字型人才,知识深而窄,而是强调“十”字型人才,既有知识面又要有专业,而且在交点上能够创新。

      有了孩子的父母,并不等于就可以天经地义地当家长教育孩子了。21世纪的爸爸妈妈面临着种种挑战,孩子难以教养,家长又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知识与能力。每位父母都该自问自省:我是不是真的有资格做家长?能不能承担起家庭教育的重担?

      然而不论怎么讲,我们所做的仅仅是给家长提供建议,究竟怎么做才能针对具体的孩子因材施教,还须靠父母们在家庭教育上格外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