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正常家庭中 父亲的魅力不可少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6-07

      父亲的教育方式与母亲全然两样。一些刚入学的学童普遍反映,每次考试结束后,母亲关心的往往是分数,是孩子在班里的名次,父亲关心的则是孩子的考试水平,有没有受到紧张心理的影响。孩子考得不理想时,母亲的常见反应是要孩子缩减游戏活动时间,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功课上,父亲则建议孩子暂时通过游戏和远足来释放自己的沮丧心理。后一种建议往往摸准了孩子在功课高压下孤独的心理,从而使孩子第一次萌生了与父亲接近的自觉。

     事实证明,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儿童,已经逐步认识到“妈妈好,爸爸也好”的真正内涵。父亲做儿女们的“最高统帅”时,他所倡导的游戏方式亦明显有别于母亲。一位6岁的女孩在生日那天,父亲赠予的礼物是一柄放大镜。父亲教她用这柄放大镜认真观察花园里一些幼虫的活动,还教她用这柄放大镜去观察蕨类植物的“孢子”。父亲用十分生动的“儿童语言”告诉女儿,“这种植物正在生娃娃呢,她们的娃娃被风带到阴湿的地方,就会长得绿茸茸的。”父亲一般不喜欢讲童话,与他接近的孩子将来很可能不会幻想自己当明星当演员,但他会成为卓有见地的科学工作者。通过父母的指点,儿童在他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上可能发现新天地。

     此外,跟父母亲近的孩子一般懂得适度的沉默的好处,懂得别人的隐私值得敬而远之,好孩子从小不该“软耳朵”和“长嘴巴”。这一点正是母亲教育的薄弱环节。一些在素质不高的姨妈堆里滚大的孩子,自小懂得享用别人在非议中忐忑不安的快意,从小成了“家长里短的传声筒”。这种坏毛病,绵延至孩子的未来,很可能对他的交友及信用产生影响。而跟父亲亲近的孩子,多少革除了传播熟人隐私的毛病,因为男人世界的原则是“不随便议人短长”。这一点保证了孩子们将来在不滥施同情、不轻信的同时,避免伤害他人以至自己也被流言击伤。与父亲相处的好处有些是非功利性的,当然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所以,在一个正常的家庭里,父亲的魅力是不可缺少的,仅让孩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是有失偏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