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校运会,别落下一个学生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3-25

  学校运动会不仅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而且也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它对学校体育工作具有检阅、激励、宣传和导向的作用,有助于加强学校和班级的凝聚力、亲和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每逢校运会,学校总是彩旗招展,锣鼓喧天,黑板报、墙报、标语、宣传画、有线广播、赛场快报等,争芳斗艳。校园内外都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不仅吸引着全校的师生员工,而且也吸引着学校周围的居民。然而,现在有些地方的校运会,严重地脱离了群众,成了少数人的活动。表面上看来似乎也热闹非凡,而在广大师生的内心深处,却十分冷漠。有打油诗云:少数人参加比赛,多数人置之度外,无奈组织去参观,胜败与我何相干。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指出:“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由此可见,“少数人干,多数人看”的校运会,是不符合素质教育基本精神的,是违背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方向的。说得严重一点,是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学生体育学习的权利。这是值得我们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举办校运会,应当以育人为最高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力争做到一个都不落下。学校运动会应突出如下特点:

  群众性 学校体育的主体是学生,校运会必须适应学生的体育需求,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望,最大限度地吸引和组织全体学生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层次参与运动会的比赛、表演或有关活动。真正做到“人人关心,个个参与”。为此,在项目设置、比赛办法、计分与奖励制度等各个方面,都应当有利于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现在有些地方,把校运会改为体育节,就较好地体现了群众性的特点,但直接参与比赛或表演的学生仍显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校运会必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否则,我们的校运会就将滑入“选手体育”的泥坑。

  多样性 要吸引和组织全体学生都参与校运会,校运会的内容就必须具有多样性。因为,学生在年龄、性别、兴趣、特长等各个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只有为学生提供足够多样的比赛与表演内容,方能满足学生不同体育个性的要求。过去校运会的比赛内容,大多局限于竞技运动中的几个正规项目,虽然这也是需要的,但却缺乏趣味性、健身性、表演性的内容。例如,各种形式的跑;各种姿势的跳;各种器械的投;各种身体素质的练习手段,投篮、射门、颠球、运球,健美操、健身操、团体操,以及民族、民间体育等内容。

  娱乐性 校运会也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除比赛的内容要富有趣味性外,比赛的方式方法也要富有娱乐性,能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例如,两人三条腿或三人四条腿跑的比赛;自行车慢骑比赛;踩板过“河”比赛;“攻城闯关”比赛等。

  层次性 在强调校运会的群众性、娱乐性的同时,也要重视校运会的层次性。既要有普及性的比赛,也要有较高水平有比赛。也就是说不能因为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就排斥能体现“更快、更高、更强”的一些竞技体育项目的比赛。竞技体育项目的比赛,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必须给予应有的地位。它不仅可以满足体育特长生的需要,而且也是体现学校运动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具有示范、激励的作用。但较高水平的比赛应结合学校的实际和传统,通过层层选拔,使其来自群众,代表群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开放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校运会应当冲破学校的樊篱,一方面设置一些野外比赛项目,让学生走出校门,到大自然中去从事登山、越野、定向跑等一类的比赛,使其既有益于身心健康,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可把学生家长、社区的有关人士、热心教育与热心学校体育的人士请进学校,与学生一起参加某些项目的比赛,这不仅可以活跃赛场气氛,而且还可以扩大学校体育的社会影响。

  安全性校运会必须强调安全性。这是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所决定的。首先,要加强全体参赛人员的运动安全教育。其次,要做好比赛场地器材的安全检查。第三,对参加运动负荷较大、对抗比较激烈的项目的比赛人员,特别是对那些心肺功能不全的人员,赛前要做好身体检查,赛中要加强医务监督,严防重大事故的发生。第四,要分别组织参赛人员做好必要的准备活动。第五,赛场必须设置医务监督站,配备专职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