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是中学生在一定年龄阶段心理趋于外向的正常表现。从历史上来看,中学生渴望交友有其历史渊源: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来而不往非礼也”、“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等传统观念,在孩子们的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从学生自身来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当代中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在家中缺少同龄兄妹的手足沟通,而父母又处于40岁左右,正是忙事业的年龄,往往会忽视与孩子的沟通。家长们认为,整天和孩子在一起,对孩子已很了解,不需要再沟通;另外就是不少家长没有把孩子放在平等对话的位置上,因此,孩子心中久而形成的对事物和社会的看法得不到解答,内心的困惑难以渲泄,于是便非常渴望通过“交友”来交流他们内心的思想和话语。二是中学生在校学习任务普遍较重,尤其是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容易对学习产生一种厌烦,而交朋友远比苦学来得轻松。三是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男女学生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倾慕的情愫实属正常。中学生们想通过与异性以“笔友”、“网友”的形式交往,来满足青春期对异性的好奇。
中学生“交友”本无可厚非,但一定要讲求一个“尺度”。中学生应以学习为重,十六七岁的青春时光,正是学知识、长知识的黄金时段。不要将过多的精力和金钱耗费在“交友”上。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对中学生交友给予足够的重视。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期间,对社会的认识不够全面,需要教师和家长朋友式的指导和关怀。教师和家长首先要成为孩子的朋友,成为对他们成长有益的朋友,并指导他们慎重交友、适度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