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花季就成魔鬼 如何培养非暴力孩子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6-27

  ■2000年1月17日中午,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学生、17岁的徐力放学回家,母亲吴凤仙唠叨他的成绩排名问题,总觉得母亲给自己加压的徐力操起一把铁榔头,将母亲杀害。“好学生徐力杀母”案一度震惊全国,最后他被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

  ■2001年3月2日下午,包头市两名初三学生在卫生扫除中追逐耍闹,其中一位不小心将另一位的毛衣撕开一个小口,两人遂互相推搡争执,老师劝导后,两人和解。不料放学后,在三名同学的怂恿下,两人又扭打在一起。毛衣被撕破者手握借来的小刀挥舞捅扎,被扎的同学颈部和左前胸各中一刀,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2001年1月24日晚11时30分,郑州市一16岁的少年回家时发现父亲又在毒打小妹。在他家里,这是常事。这次,少年再也忍受不了,将42岁的父亲一刀捅死。随后,他去派出所投案自首。

  ■2001年农历正月初三(1月26日)抚顺市东洲区一11岁儿童,因恼恨母亲缴走自己的压岁钱,先是拽住母亲头发挥拳就打,后又一刀将其捅死。面对警察盘问,小儿煞有介事地编造了一个个谎言。当谎言被揭穿后,此子一拍胸脯说:“进去就进去吧,能咋的?”

  有人研究青少年犯罪时提出了“十五六岁现象”。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资料表明,近年,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但同时,专家指出,真正值得重视的不是数字,而是青少年犯罪的暴力性和危害性越来越强。

  在犯罪的暴力事件背后,孩子们身上暴露出来的暴力倾向令人吃惊!20年前,小孩子之间发生争执时,通常会有人说:“我去告诉你妈!”“我去报告老师!”可是现在,这句话变成了:“我打死你!”“你去死吧!”可以想象,说这话的孩子,他的心态是多么可怕。

  中国青少年维权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佟丽华律师说,孩子的错误就是成人和社会错误的镜子。这两个纵火的孩子,都是父母离异,长期体会不到家庭温暖,其中一位父亲因吸毒正在服刑。而其中的一个孩子在纵火之前,备录在案的就有70多次抢劫。这些事情,没有理由让他身边的人注意他吗?可是,直至纵火案发生,没有人帮助过他。

  从另一方面说,越来越多的孩子在遇到矛盾和冲突时,都会选择打架,甚至杀人。我们可以说是由于媒体宣扬暴力文化所致,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大部分中国家庭仍在把“打孩子”作为主要管教方法。实际上,孩子被打的时候体会到的是什么呢?就是以强凌弱,就是“你比我大,比我强壮,所以你才敢打我”。当“强者就要欺负弱者”的观念在他心中根深蒂固的时候,用暴力解决矛盾,就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

  “我一直呼吁要为孩子们建立一个新的法学学科,就是未成年人法。法律文明的含义就是平等,这种平等是如何实现的呢?是通过给弱者赋予更多权利使他变得强壮,而为强者加上更多的义务使他的力量受到约束来实现的。具体到孩子与其监护人这一关系当中,就是要更多的保护孩子,而约束大人的行为。无论什么情况,打孩子是不对的,这伤害了孩子,也使他以为,对别人也能够依法炮制。”

  台湾的一位研究人员对于青少年暴力行为说了这样一段话:暴力行为是一个征兆,这首先传达的信息是:这个年轻人不快乐。他无法跟自己和解,或难以符合成人的要求、难以适应身边的主流环境。

  据调查,经常选择暴力行为的孩子大多有这样的心理特征:承担着很大的同辈压力。自尊心很强,对于被尊重、被注意有较强烈的渴望;他们很少被鼓励,所以缺乏自信,常常怀疑自我的价值。童年中常有被忽视、甚至被暴力对待的经验;经常生活在把暴力视为理所当然的环境中;没机会学习尊重生命,难以将心比心,对遭受痛苦的人和动物缺乏同情心,甚至引以为乐。

  换句话说,有暴力倾向的人,通常是较不会控制情绪、处理负面感受的人,他们有受伤害的经验,那些愤怒和痛苦还在心里发酵。有时他们想用让别人害怕的方式,来赢得胜利感和尊敬,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别人反而更疏远他,让他变得更孤立,因而形成恶性循环。这种循环无休止地发展下去,最后的结局就是犯罪。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皮谊军说:预防青少年犯罪当然是要进行法制教育,但一个人并不是懂法就能够不犯罪。我认为对孩子来说,首要的,是应该教导他们遵从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来让他们形成法制感。所谓法制感不是具体的法律或条文,而是让人懂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里应该是平等、公正,相互之间应该是互相尊重、富有同情心和怜悯心的。伤害他人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

  “青少年暴力犯罪,涉及到全国4亿人口,”佟丽华说,“这是个多么让人惊叹的数字啊!如果这次纵火只是简单地让全国的网吧都停业,那么以后出现的地点还可能是宾馆、公园、学校,发生更多持刀杀人、安放炸药之类的事。这件事情,应该让我们想到其余的4亿个孩子,想起身边的每一个孩子,怎样能让他们健康快乐的长大。”

  首先,在家里,应当推行这样清楚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原则:不要伤害他人!这对全家人都适用。当小孩对他人使用暴力,家长不应该使用像打屁股这样的体罚方式。家长应首先给受害者密切的关注和亲切的照顾,而不给攻击者。然后,应当使攻击者清楚地意识到受害者是怎样感受暴力的:“这样做真的伤害了别人。如果有人这样对你,你也不会高兴的。”这是开始努力教给孩子具有同情心———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随着孩子的长大,比如说,4岁左右,当他开始变得很少以自我为中心,并有了更强的语言能力时,就会开始理解攻击别人,是怎样伤害了别人。

  和较大的孩子谈论暴力是很有帮助的。你可以问他: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同学打架吗?有人想和你打架时,你怎么做?根据孩子的回答,你可以演示一下一个人不用暴力可以怎样对付各种公然的挑衅。例如,你可以教孩子试探攻击者的动机:“你认为他为什么打架?你认为他因为打架感觉好点了吗?你认为打架很酷吗?”

  随后,你可以详细讨论孩子对于能升级到暴力的情形可以怎样反应。比如,可以让孩子试着跟打架者说:“我知道你想打架,但这不值得打。如果你想谈什么,就让我们谈谈吧。但如果你想打架,恕不奉陪。你要是继续打扰我,我要告诉老师(或家长)。”

  你的目标是想出非暴力的办法来减轻紧张程度,也要教孩子对于模棱两可的、易变的情况作出镇定的、合理的反应。你期望孩子对最轻微的挑衅不是去应战,而应自己考虑:“这个人为什么这样?他很不安吗?我怎样能使他平静下来?打架会有什么好处?”

  培养非暴力的孩子,像为人父母的其他任务一样。充满爱心、一贯合情合理、公平地抚育孩子是避免青少年暴力流行病的最好办法,即使在最温和的家庭中也需要特殊关注。很明显,使用暴力的人是后天形成的,而不是天生的。非暴力社会的创造是从你,从家里,从家庭生活开始的。

  ——摘自《斯波克育儿经》

  作者简介

  本杰明·斯波克,20世纪初第一位接受儿科和精神病学训练的美国学者。1946年,写作风靡世界的育儿经典《斯波克育儿经》,为0-12岁这一年龄段孩子的父母提供了全面、专业、细致的育儿技巧,并将其融会在1196个常见育儿问题中。全书主题强调父母应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贯穿在养育孩子的全过程中。

  此书首版1万册被抢购一空。到1998年,这本书已达第7版,被译成39种文字,销量达5000多万册,并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一起被《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改变人类思想和生活的十本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