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我都是父母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从来没逃过课,从来没和同学打过架,也从来没有让家长担心过,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初中时曾因在某作文报上发表一整版的文章而轰动全校,高中时还以文科第一名高居年级榜首。
可进了大学以后,我很快发现自己处在一种尴尬之中。同学们有的会书法,有的善演讲,有的画一手好画。而我的特长呢?
我擅长写作吗?这个问题我是后来才敢这样问自己的。与同学的文章相比,我的文章显得稚嫩而缺乏文采。我一次又一次地试着写稿,可是我一次次地发现同样的问题。如果可以用“江郎才尽”这个词来形容的话,我就是江郎才尽了。
宋朝的王安石曾写过一篇《伤仲永》。如果说方仲永是因为没有抓住学习的机会而失才的话,那么我呢?我是为什么呢?我可一直都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作文高手呀,而且现在还是在大学中文系读书!
我想原因是高考,确切地说是“学习至上”害了我。我不就是个现代版的“方仲永”吗?
不是吗?从小学起,我们就被要求好好学习,考个好成绩,除了学习之外,别的都是坏东西。从中学到大学,我所买的近千元的书中,不是辅导资料和教材的仅有两三本。到现在为止,我读过的文学名著还不足10本,四大中国古典名著也只读过《西游记》,连《红楼梦》都没有看完。而且我发现每当我看书的时候,总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感觉,读到一定的页数,总要看一看还剩下多少页。总之是两个字:浮躁。但为什么总是浮躁呢?
我羡慕同学们,也许他们曾经调皮过,也许他们曾在课堂上偷看过小说,偷着在自习课上下过象棋……而我为自己只知道学习感到惋惜。我不知道我还有没有希望,尽管我已经开始准备考研。
阿马
阿马:
请不要责备自己,你并非浮躁,而是焦虑———进入大学,你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却不知如何改变,因此而焦虑。不过,比起你中学时的“自我感觉良好”来,这种焦虑也是你迈向人生更高境界的标志,因为你已经从考卷上抬起了双眼,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你说自己“江郎才尽”,你说自己是现代版的“方仲永”,我能感到你对自己的深深失望和对应试教育的不满。的确,“后劲不足”是应试教育的苦果之一。因为探求的欲望已被扼杀,因为知识面过窄,因为只会死记硬背,一些中学里的“优秀学生”在大学却成绩平平。不过,到了大学这个更为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重新激发学习的兴趣,拓宽知识面,掌握灵活高效的学习方法,为时不晚也!
就拿培养读书的乐趣这事来说,首先是不要把读书当任务,当负担。不是别人读名著,我也得读。若把读书多少当成个人优劣的标准,读书就成了苦差事,哪里还有乐趣?不妨宽松一点,读得下去就读,读不下去就先放放。很多文学名著离今天的生活比较远,读不进去也很正常。不妨先选那些最能打动你心灵的书来读。当书中的思想使你激动,文字的魅力使你陶醉时,你就会培养起读书的热情来。此外,不妨就书的内容多和同学做点讨论,彼此切磋,也会提高读书的兴趣。除了文学名著外,不妨再读些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书籍乃至科普作品。把金字塔的底部加宽,也是给自己攒“后劲儿”。
一时写不出好文章,也不要强求。美国有个心理学家专门开班训练人们写文章。因为他发现,人的心理状态对写作有重要影响。当人感到焦虑的时候,想像力就会被抑制,自然写不出好文章。而人越自信,越放松,越不在乎别人的评价,灵感就越多。这不是很奇妙吗?
阿马,不要以己之短比人之长,那只能使你徒增焦虑。从比较的天平上跳下来,让双脚落在广阔而坚实的大地上,你会发现,自己还有很多很多的潜力!
心理辅导员 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