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别让孩子们失望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1999-08-20

 对于宣汉县天生镇进步村的400多名师生来说,修建新村小是一个难
圆的“梦”。这项被县上作为“示范”的“教育示范工程”,从1997年6
月破土动工,至今还是一个待扫尾工程。由于工程“搁浅”,该村的数百
名师生只好在危房中上课苦熬。7月14日,笔者来到该村,正巧碰上镇、
村干部在一起开会,研究如何结束这个“胡子工程”,干部们一谈起这个
工程,内心里总是感慨万千……
  (一)
  天生镇是宣汉县的一个较大集镇,进步村是天生镇的一个大村。该村
原有一所村小,名为进步小学。设有教学班8个,幼儿班2个,学生400
余人,教师12人。因该校地处宣(汉)开(江)公路的咽喉要道,学校的
教学质量较高,附近6个村的农家子弟慕名前来就读,素有“天生镇二完
小”之称。
  但学校的校舍状况却令教师们十分担忧。该校始建于1978年3月,系
砖木结构。因年久失修,地基、砌体质量存在不少问题,多数房屋已成劣
质房甚至危房。1995年,该校有5间教师宿舍出现危房现象,面积达120
平方米。1997年又发现校门北面墙体斜向裂缝多处,有的长达5米,过道
顶部的8根横梁虫蛀、腐烂,严重下陷,尤其是幼儿班教室西南面地基墙
体出现裂缝,幼师和幼儿不敢在教室上课。为防止出现“万一”,一遇刮
风下雨,只好关门停课。因此,改建该校纳入了区镇规划。
  (二)
  1996年10月1日,宣汉县委、县府和上级文教部门在学习“华蓥市
经验”后,决定在全县农村村级教育系统实施“1·3示范工程”。即在
农村定点兴建1所标准的初级中学,3所标准的村级小学。鉴于进步村自
身具备的良好条件,该村有幸获得了“定点”建校项目。
  “定点”给进步村带来了希望,天生镇作为一件重要事情来办。1996
年10月21日,当时的天生镇领导在进步村召开了村社两级干部动员会,
并规划丈量土地,把新校址选在距原校300多米的张家坝。村社干部郑重
表示:为了教育,为了孩子,再穷也要投资办教育,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
大家恨不得一夜之间建成这座“示范工程”。
  招标工作进展顺利。1997年3月31日,在天生镇政府举行的招标会
上,宣汉县金桥建筑工程公司(乙方)取得承建资格,并与进步村委会(甲
方)签订了建筑工程合同,合同在宣汉县公证处进行了公证。标的为50.32
万元,资金来源于县上拨一点,区上给一点,镇上筹一点,村民捐一点。
  但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个“一点”,给工程埋下“伏笔”,使建校
陷入困境。
  1997年6月10日,乙方按照合同的要求正式破土动工。施工人员经
过4个月的日夜奋战,按预期目标使主体工程全面竣工。可就在这个节骨
眼上,因建设资金不能到位,乙方已垫资45万元左右,无能力再继续施工,
被迫于当年10月23日停工。
  此时,人们似乎才开始意识到,要完成这项工程,不能忽视资金问题。
为解决资金问题,甲、乙双方展开了“拉锯战”,“扯皮”1年之久,最
后达成共识。1998年10月23日,甲、乙双方签订了复工协议。为解决续
建中的资金问题,进步小学的师生们集资3.5万元,村民务工投劳,折
币5万元,县文教局拨款5万元。但这个数字对整个工程来说,只是杯水
车薪。承建方因无资金,确实是“再也想不出办法”,于1998年11月底
再次停工。
  在进镇公路上,我们看见了这座停工的“示范工程”。二楼一底的新
房,呈弧形位于公路旁,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外墙装饰却留有很多空白,
楼房周围杂草丛生。走近看,楼梯通道还用木板封着,教室里门窗全无,
四壁裸露,有的里面还堆放着谷草。“还有厕所、厨房、围墙等一些扫尾
工程,根本没法完成!”承建人武正福在旁叹着气对我们说。据他介绍,
为修这个学校,他磨破了嘴,费尽了神。他东扯西凑借了不少钱,目前还
欠农经站30多万元。如今,借给他钱的亲朋好友隔几天又来讨债,整得他
本人十分狼狈,有家不能归。
  (三)
  “示范工程”为何变成“胡子工程”?是考虑不周,抓得不力,还是
决策失误?如今,在人们的头脑里,已不再去细究其中的是是非非。他们
感到最迫切,最关心的是,如何尽快完成扫尾工程,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该校武校长对我们说:为了修建新校,我们不知开了多少会;孩子们
在危房中上课,我们总是提心吊胆,生怕出事。今年上半年,学校租借了
9间民房作教室。在约20平方米的“教室”里,挤着40多个学生。“教
室”里堆着杂物,光线暗又不透风,有的还紧挨着猪圈。他说,由于租用
的民房零星分散,教学管理难度很大。他恳请记者到县上帮他们多说几句
话,让孩子们尽快实现他们的“新校梦”。
  为了这事,县上领导也没少操心。自全县“1·3教育示范工程”启
动以来,县委、县府就十分关注工程的进展情况,对进步小学的工程进度
更是特别关照,县领导多次到村上现场办公。据了解,从1996年至今,全
县已投资1亿多元用于教育事业。该县同期纳入“1·3示范工程”的还
有三个地方,这3所学校早已投入使用,现在只有进步村小学尚待扫尾。
对此,县上领导十分关注。他们表示,再到进步村现场办公,解决好建校
中存在的有关问题,确保学生按时进校读书。
  学校承建人武正福对我们说:为了资金到位,他不知跑了多少路。但
他十分诚恳地说,我要是还能再借5万元钱,把教学楼的收尾工程完成就
好了。这么多师生在危房中上课,万一出了事,这个责谁也负不起!
  我们在离村时,镇上的一位副书记告诉我们:不管困难多大,我们也
要保证9月1日开学,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迁进新学校。到时候欢迎你们
到这里作客,为新校落成剪彩!
  我们记住这句话,也记住他们多次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再穷不能穷了
教育,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
  为了教育,为了孩子,我们不能让孩子们失望!
  图①未竣工的新村小孤零零地立在路边地上。
  图②原校舍门破墙裂,已无法使用。
  图③为确保安全,孩子们只好在租用的农房里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