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份健康调查表中,人们发现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的体质状况却下降了。测试中,学生在耐力、奔跑速度等方面,均比5年前的学生有所降低。专家们说,这种学生综合机能指标下滑的现象不容忽视。
     由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这次调查,是在9个市、州及2所大学中进行的,近4万名6至22岁的学生进行了20项指标的检测。与1995年的调研结果相比较,无论城乡的男女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均有明显增长,学生的贫血现象有所改善,但学生的肺活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农村学生下降的幅度更大。在以测试速度和耐力为主的50米跑、800米跑等项目时,其成绩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学生的视力不良率也在中小学、大学等不同阶段有所加剧。
     据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社会和学校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关心不够。目前,绝大部分家长重视孩子的饮食结构、营养搭配,却忽视带领并监督子女从事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有的家长热衷于子女在课余花费大量时间练琴、画画,对如何让孩子拥有强健体魄却很少考虑;部分学校轻体育重分数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少农村学校缺乏充足的体育器材和专业的体育教师;有的学校为追求升学率,将本已微乎其微的体育锻炼一再压缩甚至取消。
     成都体育学院的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孩子长知识的前提是“长”身体。成长不仅是指体重、身高的增加,还要具备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毅力。他们呼吁,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学校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配备和改善各类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设施设备,保证体育锻炼的正常开展。同时,学校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要针对目前学生耐力下降、速度减慢的特点,增加长跑等耐力锻炼项目,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具备合格的综合素质,应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也才符合我国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