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几个学生在课堂上顽皮捣蛋,老师不采取较严厉的惩罚手段,课堂的纪律就无从维持。说到底还是每班的学生人数太多,想用爱心教育谈何容易。
爱心教育是需要较长的时间,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来教育和感化学生。而现代老师,最缺乏的就是时间,每周上课的节数多,班级多,课业多,课外活动多,有用的没用的进修课程也多。回家后累到趴在床上还得改簿子,哪来的时间?许多老师都想打电话与家长沟通,以了解学生的问题和家庭情况。可惜啊!精神与精力不胜负荷。
学校对顽劣的学生采取“严厉的惩罚手段”我是十分赞同,没有基本的纪律,根本无法有效的上课。可惜老师根本没有采取“严厉的惩罚手段”的权力,课堂的纪律松散是很难避免。好多老师在上正课前得发一阵疯才能把课室控制下来,才能好好上课。基本的教室纪律若没法维持,如何能进行爱心教育呢?!
现代学生似乎更为叛逆,更为无所畏惧,对老师也不懂得尊敬。问题学生往往是问题家长所造成的。现代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更甚于其人格的培养,对孩子教育往往是学业成绩至上,孩子是否尊师重道很多时候变得很次要。家长若不尊重老师,学生的意识中就不会把老师放在眼里。学生在学校就很难受到管束了。
学校是教育机构,需要严厉,需要有秩序,学生们才能好好的上课。家庭则不同,父母也一样严厉要求孩子,尤其在学业成绩的表现,孩子在家里受到近距离的监管,孩子好动的天性无从舒缓,他们便会在学校显得更为叛逆。
我个人以为,家庭教育应该驾凌学校教育之上,因为老师每班得面对三四十个学生,种种因素令到老师们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学业与身心发展,而父母每天都对着孩子,应该多点亲子关系,少一点责骂,多一点爱心教育,少一点怕输要求。
由于现代家庭兄弟姐妹不多,左邻右舍交往的不多,孩子的玩伴也少,好动的孩子在家里受到空间与时间的局限,总是没有太多活动的机会,到了学校,若只是上课读书,不令他们心神浮躁才怪。最近就有许多专家读者要求让学生多一些活动时间,因为除了休息时间不够,课前得静静的读课外读物,许多如体育课、图工课也被征用来补习赶课文。
学生活动空间少了,就会转移到课堂上去。学校应当让学生有多点时间与同学交流活动,学生的身心发展才会均衡,课堂的纪律才不会那么令人头痛。
总而言之,家庭与学校教育应该相辅相成,好好为下一代的教育尽我们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