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的定位是强调文化内涵、时代气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数学学科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外语学科强调培养交际能力,加强口语和听力的训练。除学科教学外,加强学科内外知识的联系,加强学科与生活、社会、科学的联系,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政治、关心社会与人生、关心环境、关心科技发展与进步,理科教学加强实验和实践的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开设选修课,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特长,分不同层次开设理、化、生、政、史、地选修课程,试行学分制。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把“专题学习”的知识变为“综合实践运用”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创新精神。
     加强“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建设。开设“研究性课程”,即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为核心,以激发潜能、发展和完善个性为中心,以主动参与、协同合作、自主发展为特征,以作调查、搞设计、做课题、写论文、开讲座等实践活动为途径,以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为基础,特别强调校内外、课内外、学科之间的交互作用,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通过开设“研究性课程”,很好地解决了课程的时代性问题,如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能源、环境等综合性很强的问题,都成为了学校“研究性课程”的内容;很好地解决了学科课程的多重教育功能问题,创设一种新颖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具有会学,会发现,会探索,会综合分析、判断、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很好地解决了教学方式的单一问题,让学生带着“研究”的目的去学习,把“研究”和“学习”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