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青海:一道中考题考倒命题人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7-18

      青海7月16日电 对于广大的初中毕业生来说,严酷的中考已然过去,而在青海省西宁市,由一道中考数学试题引发的争论仍未平息。

     引发争论的是青海省今年中考数学试题中的一道题。题目的大意是:为配合“中国青海郁金香节”在西宁市的召开,市园林局拟在全市各主要街道等地方栽植郁金香,总面积约为48000平方米(每隔0.2米种一株)。现需将幼苗种植在甲乙两个培育基地,且甲基地的株数是乙基地的2倍,求甲乙两地各种多少株,才能满足要求?

     学生家长对此提出质疑:“首先,题目未说出基地的几何图形,是方的、圆的?或是菱形、三角形等等?其次,从参考答案来看,命题者的本意是按照正方形来计算的。但根据题意,也还存在一个边界的问题。”

     记者带着这个问题,先后走访了青海省和西宁市有关教育部门以及命题人。命题人之一的王老师这样解释:“当时出这道题是从宣传青海的角度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把学生放到这样一个现实情境中去。作为应用题,本身省略了许多相关的影响因素,在这道题中,就是省略了基地的形状因素,出题的初衷是按照正方形计算,参考答案也是按照正方形单位面积来考虑的。”

     青海省教育厅教育研究室主任李亚玲说,从命题上讲,这道题目是一道启发学生发散式思维的题,但从参考答案来看,这个题是有缺陷的。

     受到思维定式束缚的人出了道启发发散式思维的题,本是考别人水平的,却“考”到了命题人自己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