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高校老师告诫新生:生活关键在于心理素质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10-24

  目前,各大学开学已有月余。新生入校,办手续、熟悉环境、认识新同学、军训……兴奋、紧张、忙碌,还有许多的不适应。也难怪,从中学到大学,仅一个暑假之隔,生活内容和方式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环境、老师、同学、学习内容,一切的一切,全部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

  这个新天地不是庸碌无为者的天地,因为大学是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基地。自己将成为一个什么层次的人才,是世界级的、国家级的,还是满足平平庸庸度日尚可的,这是每一个进入大学的同学应当思考的问题。如果你目标远大,那么现在就应该开始为之奋斗。如果你认为上大学就是进了保险箱,也许你的无为将使你毕业后难以找到工作。因此,无论你持何种心态,大学生活都具有挑战性。

  进了大学,许多同学犹如出了笼的小鸟,尽情释放中学六年的压抑。有的同学只管放纵却不懂得收敛,西安交大教务处副处长张陵老师说:“新生到期末考试开红灯的比较多,主要是因为新生进入大学远离父母,大学老师又不像中学老师管那么多。无拘无束,新鲜好奇,入学熟悉新环境、新同学、军训、十一、圣诞、新年,一学期一晃而过,人却还没进入状态。”

  许多同学都说,高中老师从没跟他们讲过大学生活会是什么样的,那时大家惟一的目标就是考大学。由于没有什么心理准备,不少同学进入大学后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在不同高校担任心理咨询工作的老师大多认为,生活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是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做得比较好的大学以心理咨询中心为主或学生处与心理咨询中心配合在新生中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如北师大、北工大、人大、首师大、西安交大等大学为新生举办了心理健康讲座,已经或准备为每位新生建立心理档案,对于问题较严重的同学加以关注。

  据北师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聂振伟老师介绍,北师大新生对生活适应比较快,主要问题在于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课程、不知与谁交朋友等。

  另外,北师大、北工大等大学还有这样一种现象,不少考分很高的同学由于志愿没报好,或者是因家境贫困不得不选择收费较低的师范院校,因此而未能进入理想的大学。他们不免心理不平衡,产生懊恼沮丧的情绪,甚至觉得无颜面对考上名牌大学的同学。此外,一些同学报志愿时要么是由家长作主,要么对专业不了解,开始上课后才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一些同学考上的学校、专业不理想,觉得自己的抱负将难以实现。即便是考上名牌大学热门专业的同学也有感觉没意思的,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北京工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贺淑曼老师分析认为,许多同学的心理问题都源自没有更高的目标,认为考上大学就“革命到头了”,该补一补玩儿的“课”了,顶多是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或读研、出国。曾有一位以当地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某名牌大学金融系的学生,辗转找到贺老师咨询,说自己干什么都没意思。贺老师问他将来想干什么,他说当中国一流的金融专家。贺老师告诉他,这个目标并不算高,中国的金融水平与世界相距甚远,必须是世界一流的专家才能把中国的金融搞上去。

  贺老师说,生活就像打牌,发到手里的牌是一定的,怎么打取决于心理素质,打得好可以转败为胜。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20%依赖于智力因素,80%依赖于非智力因素。有些同学学校专业不理想,可以选修第二专业;可以去了解一下自己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只要善于发现和吸收,就可以走到学科的前沿。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工作5年后就要充电,终身固守一个专业的情况已不多见。因此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不断完善自己的非智力因素才是最重要的。

  大学生被人们称为天之骄子。中国要在21世纪进入世界前列,高级人才的数量决定着中国在世界的位置。有多少人想过,如何使自己成为高级人才,担负起推动国家发展的使命。如果为自己设立一个高的目标,就会有不竭的动力,眼前的一些不如意就会变得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