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承受力是不是通过人为制造一些挫折或艰苦的情境就能提高?我想这个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一般来说,“吃苦夏令营”这种事先有心理准备、并能形成团体动力的活动,很多青少年都能挺过来。这种经历对他们今后面对困难情境会有一定帮助。但是,挫折的情境是多样的,当面对某种精神打击而非身体极限和物质匮乏时,当这种挫折使你处于孤立无援、不被理解甚至不被接纳的状态时(尽管可能仍然生活在集体中,身边也有家人),“吃苦夏令营”一类的挫折教育可能就显得不够了。
     近年来,人的“抗逆力”(resilience)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抗逆力”是一个大致相当我们所说的“挫折承受力”的概念。心理学家们在做了大量研究后发现,人的抗逆力至少包括四方面的因素:一是有良好的自我形象(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有自尊和自信);二是有归属感(能够得到理解和支持);三是有较强的处理问题的技能(能有效地解决困难);四是对生活持乐观的态度(在逆境中也能看到希望)。更有学者将“抗逆力”细分为以下12条:1.健康的自我形象;2.有独立思想和行动的能力,但又不怕向人求助;3.有良好的支持系统及倾诉对象;4.有高度的自律及责任感;5.对新事物开放,容易吸收;6.敢于梦想;7.有多样的兴趣;8.有幽默感;9.了解自己及别人的情绪,并能做出合宜的表达;10.认识及懂得发挥自己的才干;11.能忍受不快;12.对生命有热诚,有一套了解人生意义的哲学。
     由此可见,挫折承受力所包含的因素很多,并非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就能培养起来。同样强度的挫折,为什么有人能挺过来,有人挺不过来?挺过来的人不一定以前就吃过多少苦,挺不过来的人也不一定就没吃过苦。在选择的背后,起作用的是整个的人。比如同样是考试失败或受到他人羞辱,那些自我形象健康、有人可以倾诉分忧、敢于表达自己负面情绪、有幽默感的青少年,虽然也会一时情绪低落,却很少会表现出极端的行为;而那些不喜欢自己、没有归属感、没人可以倾诉,又不知道该怎样改变局面的青少年,很可能会立即感到绝望,从而做出令人痛心的选择。
     未来社会是一个充满风险和挑战的社会,当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希望提高青少年挫折承受力的时候,或许需要更深一步想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哪些事是我们忽略了的;或者,除了“吃苦夏令营”外,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