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孩子应从做人根本学起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11-16

     11月5日,《中国教育报》报道说,当前一些大学生思想活跃、志向远大,却对身边的一些所谓“小事”视若无睹:教室脏得没法进人,课间没人擦黑板,没人清理;宿舍的水龙头开着没人动手关一下;“窃书不算偷”的孔乙己现象比较普遍,毁书撕书的事儿防不胜防……总之,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及基础文明修养的欠缺,已成为高校校园里一道令人目不忍睹的“风景”。记者发出呼吁: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其实,大学生中这种“一室不扫”的现象由来已久。最应该受到谴责的是大学生们吗?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从小学就开始上的政治课,有没有值得反思之处?

     就笔者这一代来说,小时候接触最多的是一些非常崇高的理想境界。小小年纪,思想觉悟高得不能再高,每一次班会发言都是豪言壮语,每一篇作文结束语都铿锵有力:“为实现‘四化’而努力奋斗!”其实,以我们当时的年纪,“四化”是什么,除了背的一些名词,心里真是不知道啊。相反,有些做人基础文明方面的道理,是长大以后才得到补充的。

     品德教育的形式主义,到今天也还没有彻底摆脱。老师让学生谈理想,没有一个小学生会说要去捡垃圾。因为那一定会遭到老师的批评,认为孩子没出息。所以有外国大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徒步走长城捡垃圾,才会引起国人那么大的惊叹。

     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最令人尊敬的、堪称美德典范的总统。可是我们从没听说他小时候有什么特别远大的理想,倒是他的诚实故事家喻户晓。他从小看得最多的一本书,是一个小册子———《与人交谈和相处时必须遵循的文明礼貌规则110条》。从做人的根本学起,而不是从更崇高的境界学起,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总统,和一个伟大的人。

     倒不是说远大理想崇高志向有什么不好,而是,当我们的教育想把孩子引导到高远之处时,往往漠视了这高远之处由于太过高远,而脱离了孩子的生活范围和他们所能接触和理解的实际,这让教育变得收效甚微。因为太强调高远,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孩子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所提供的教育机会。本来是想捡一只大西瓜的,结果却是西瓜没捡着,可以教给孩子做人根本的一些身边小事,也被我们当作芝麻给丢了。

     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当然会失去前进方向,但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一定会脱离实际。目前还存在的品德教育的眼高手低,让很多人空说远大理想,却在起码的公德修养上,需要补课。

     人可以不那么成功,不那么伟大,但不能是一个不健全的人。当少年时期对自己过高的期望和不切实际的理想破灭的时候,是什么支撑着一个人的人格健全和一个社会的肌体健康?是那些从小潜移默化的最基本的做人的教育。而不扫一室的教育,结果只能是屋子里乱糟糟,天下也好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