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师资、教材跟不上 中学心理健康课走味了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3-27

      心理健康课似乎一夜之间遍地开花,在有些地方,初中一年级的政治课已经改为了心理课。按说心理健康对学生成长影响重大,这门课应该受到学生欢迎,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心理课充满了‘不要’、‘不许’、‘不该’,说是‘道德课’、‘纪律课’大概更贴切。”天津耀华中学高一的张硕这样评价初中时的心理课。留在李想心中的“心理课”是初中“最严肃”的一门课,老师讲的是一些“到现在我都没有弄明白”的概念,比如什么是“意志”,什么是“动机”,还老要和英雄人物挂上钩。为了应付老师提问概念,于是班里有了“志愿者”———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普渡众生”,谁就可以在上课前得到一包大家捐赠的香脆面。

      心理课成了学生如此不喜欢的一门课,恐怕出乎很多人,包括积极推动此事的教育行政部门的意料。那么,中学的心理健康课到底有没有用?应该怎么上?问题出在哪里?就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天津耀华中学高级教师张丽珊。该校从1994年开始在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张老师全程参与了此项工作。

      记者:张老师,现在许多学生对心理课意见很大,好多老师也抱怨心理课难上,你分析问题出在哪里?

      张老师:问题不在学生身上,而在教材和师资配备上。我见到初一心理课教材后很吃惊,那些内容全是我们成年人凭主观想象认为应该给学生的,而且是从书本来到书本去,忽略了学生的需要。

      记者:您能具体举例吗?

      张老师:还是举我自己的例子吧。我开设心理课也走过弯路。1994年我刚开课的时候,曾主观地认为学生最重视学习,于是安排了很大比重的学习心理。出乎我意料的是,在期末课程评估时,学生最不喜欢的就是这部分内容。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没有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好方法,要靠自己不断地摸索。

      记者:那中学生需要什么呢?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心理健康课应该安排哪些内容呢?

      张老师:我发现,从初中升到高中,许多学生都因一时不适应新的环境而产生焦虑情绪。所以我在高一年级的第一讲就是《适应新环境》,将人对新环境适应的曲线告诉给学生,避免他们因为进入新环境而对自己产生怀疑,引起情绪的波动。我的课还包括《青春期心理特征》、《自我认识和成长》、《择业指导》等。

      许多心理学家将青春期称为“狂飚期”。随着生理的成长,青春期的学生心理上会出现许多微妙的变化,有学生找我咨询时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我觉得自己的心理很不正常”。但认真听下来却发现只是青春期带有普遍性的心理困惑和情绪波动而已。通过心理课,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许多问题是大家共有的,并不是自己才有。  

      《自我认识和成长》采取小组辅导的方式,大家共同探讨成长和生命的话题,带领学生从实际出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择业指导》的开设是经过深刻思考的,许多在中学时代优秀的学生进入大学后静寂下来,进入社会后平平庸庸,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不会选择。许多学生在高中时代只知低头学习,认为只要成绩好就万事大吉了,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大学和专业。高考结束之后很被动地根据成绩选择了学校,全然没有考虑自己的性格、特长和各个专业的特点,以及未来从事工作的性质。这种盲目选择给个人造成了很多烦恼和痛苦,从社会的角度讲,则是人才资源的巨大损失。所以在高一年级就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不同专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起明确的奋斗目标。学生们非常喜欢这个专题。

      记者:从你刚才的讲述中,我发现心理课要让学生欢迎,不仅是内容的问题,还有授课方式的问题。

      张老师:对。心理课不是纯粹的知识讲授,而应该通过参与式的教学,通过各种有吸引力的活动,让学生能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索,这样才能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比如一次课上,我对同学们说:“古时候二八妙龄已经谈婚论嫁,承担起生活的重担了,而现在你们如果有恋情的话,则被称为‘早恋’,于是我很困惑:人是进化了还是退化了?”

      问题抛出后,同学们非常积极地参与讨论。我带着他们了解什么是健康的心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学生们说:“这一节课很有收获,我们也从朦胧和迷惑中解脱出来:要把握分寸,培养正常的友谊,使自己和他人的心灵能向正常的方向发展。”

      记者: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但是现在好像推得太快了?

      张老师:是这样。比如有些教政治课的老师现在改教心理课,在教育思想上还是居高临下,在教育方法上还是我说你听。心理健康课要收到实效,不仅要有好的教材,还需要对老师进行大量的培训,否则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