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常德:“20条”让教育如虎添翼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7-10

  本报讯(记者 李伦娥)读职校,学生可在学校所在地的城镇落户;引外资办学,个人可得引资总额1%的奖励;上大学,低保子女可有3000至5000元的补助;部门查学校,要经当地分管教育的党政负责人批准;每年9月8日,为全市重教日。从7月8日开始,湖南常德的9个县市区、2000多所中小学陆续收到以常德市委、市人民政府名义下发的、含有以上重大教育改革政策的《关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共20条。

  为什么在防汛抗灾任务繁重、高考正在紧张进行的关键时刻,下发这样一个文件?7月5日,常德市委书记程海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去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化和城镇化,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要实现这‘三化’,教育必须超前发展,优先发展。”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九五”期间常德普高毕业生为9.1万,其中52.7%升入大学,同期职高毕业生为5.9万,这15万人扣除升入大学的4万多人外,其余有60%以上基本在本地城镇就业。如果持续不断地大办教育,平均每年使5万多名农村学生完成高中以上教育,那么通过20年的努力,全市仅通过教育这个渠道就可以减少农村人口100万!“城镇化”何愁?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考,该市得出结论:真正的“三化”首先必须知识化、教育化;哪怕生活水平降低一点,经济建设暂缓一点,也要千方百计让教育超前。常德师院党委书记杨万柱、市一中校长贺家勇说,“20条”里提出17周岁义务教育完成率要保持在85%以上,应届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要在85%以上,“十五”期间财政对教育的支出每年要递增一个百分点,有关职能部门对教育的罚没收入要全部用于助学,等等,都特别让人兴奋。而常德电脑专修学院的李少夫院长则对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到2005年高中阶段社会力量办学的比例要达到30%、公办学校转制财政拨款3年不变、公民办教师可双向流动等感兴趣。“常德教育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采访中,几乎所有的校长、老师都这样欢呼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