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教育,可喜?可忧?
晏红
5月29日的《家长报》报道了12岁湖南女童舒扬阳上大学后的情况,并详述了她上大学前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舒扬阳去年以比湖南本科高出20分的成绩被中南民族学院录取,记者前去采访她的老师,了解她在校的学习情况,徐明蓉老师说:“舒扬阳在大学里真的很一般,我们没有发现她有什么超人的地方。我发现她并不是传统意义所说的天才。上学期期末考试,她的成绩中等偏下,文娱活动也表现平常。”一个12岁的孩子怎么能上大学呢?徐老师接着说:“这只是说明扬阳的爸爸掌握了一种应付教育的捷径。她能应付高考,所以她能上大学。”
舒扬阳的爸爸徐德初也承认女儿不是神童,只不过是掌握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来对付高考,这种方法就是“联助教学法”。从摆脱应试高考,到用独特的方式应付教育,这很尴尬,也别无他法。他也承认,过早的让孩子进行成人化学习,会对孩子成长造成影响。
现在,社会对“神童”的认识越来越清醒。急功近利地培养出许多“人造神童”违背人才成长的规律。正如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所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今年,武汉唯一一个办“少年班”的高校华中理工大学停止招生。消息一传出,便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议论。“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蔡自兴就超前教育做了一番评论。他说:“少年班和超前班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本身存在许多问题,值得讨论,值得质疑。”他认为,这种“超前教育”实为“超智教育”,其录取标准主要看智商和考分,也就是只注重智力因素和考试成绩,而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来说,非智力因素(情商)要比智力因素(智商)重要得多,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情操、美学素养、交往能力、创造能力、劳动观念、自理能力和求生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应是衡量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如果让孩子过早或过重地承担与其年龄不相适应的脑力劳动,那么必然严重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接受“超前教育”的学生往往存在一些共同弱点,如不会自理、不懂交际、比较自负、神经衰弱等。去年全国政协会议上,他就提交过一份《及早废止少年班》的书面报告,当时,有人反驳说:“办少年班是为了‘快出人才,早出人才’,让他们早日为国家建设出力。”今年,他再一次尖锐地指出:“‘超前教育’名为‘快出人才,早出人才’,实为揠苗助长,是人才教育方面的‘献礼工程’和‘政绩工程’,是少年教育的误导和误区。”
蔡委员从人才成长的规律这个角度对超前教育提出质疑值得家长们深思。社会对超前教育的热情有其深刻的背景,一是国家急需人才,二是家长希望孩子能在未来们社会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这种急切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知道,人才的成长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的教育和发展也是持续一生的事,早期训练形成的高智商和高分数并不决定孩子长大一定就能成才。美国北卡罗米纳大学做过一个实验:把175个孩子分成两组,
一组由父母按照一般条件进行教养,另一组从3个月开始进行早期教育。
之后,每15个月测验一次。他们发现,接受超前教育和训练的孩子智商确实平均高出15点。然而,这种早期教育的优势并未一直保持下去,有些儿童上小学四年级后,就逐渐丧失了这种优势,而接受父母循序渐进教养的孩子通常都赶了上来。这是因为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渐渐地开始支配他们的学习效果,而不是单一的智商。
在家庭教育现实中,超前教育的思想对家长的影响极为深远。当家长发现超前教育并没有把孩子培养为神童时,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就转化为对他们学习成绩的高期望值,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再次对孩子的智力进行剥夺性开发,他们不辞劳苦、不惜重金给孩子报各种特长培训班、课外辅导班,家长就一个信念:只要孩子学习好,付出多大代价都值得。生活中的悲剧由此发生:几年前青海的夏雯因成绩没达到妈妈的要求而被妈妈活活打死,今年1月7日浙江的徐力因受不了母亲要求前十名的成绩而亲手杀死了母亲,就在3月初江苏金坛三名中学生因不堪重负自杀……
当然,这不是说要完全否认超前教育的价值,而是说应该把超前教育的内涵理解得再丰富一些,科学一些,这样,它带给家庭教育的影响就有更多的积极意义,那就是把对孩子的培养从狭隘的智力开发中解放出来,培养智力优异、品行优良、性情优雅、仪态优美、德操优秀的全面发展的人;对孩子的培养不是感情用事、拔苗助长,而是遵循人才成长的自然规律, 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