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钱锺书传》点滴
为民
前几年,复读钱锺书先生的《围城》,好从其精确、传神、幽默的语言中,寻找无锡地方口语的影迹,每有发现,乐不自禁,自觉滋味无穷。特别是钱夫人杨绛的《记钱锺书与<围城>》,除了无锡地方口语味更浓外,还冷不丁夹上几句“拆穿西洋景”、“痴颠不拉”等无锡方言,愈叫人倍感亲切,兴趣盎然。读书有时就是要读个味道,特别带点乡音的情结,个中滋味,自不待言。
近读孔庆茂的《钱锺书传》,就觉得少了那么一点儿味道,暗忖作者定不是无锡人。按理说,孔庆茂撰《钱锺书传》“选择材料以钱著与杨绛文章为主”,故虽不是无锡人,也应对钱、杨的“文章”有所体会,但把他的“文章”与其所改编的钱、杨著作一比较,“口感”就顿觉两样了。特别是对无锡当时的风土人情和对无锡地方口语,亦如拙劣的翻译,非但与“信”、“达”意境无缘,且简直是可笑。
例如描写钱锺书上小学(东林小学)时,家境并不好,穿了伯父的钉鞋上学的情景。《钱锺书传》是这样改编的:“那是一个雨天,他穿着伯父生前的木板钉鞋,大得象一只小木船,没法趿拉,真亏他想得出,把鞋里垫些纸团缩小空间。”再对照《记钱锺书与<围城>》的原文:“雨天,同学和弟弟穿皮鞋,他穿钉鞋,而且是伯伯的钉鞋,太大,鞋头塞些纸团。”这里所说的钉鞋,决不是木板做的。江南的钉鞋也用布衲,底加倍地厚,做好后用上好桐油一遍一遍油透,凉干后鞋底钉上泡钉,雨天穿上绝不渗水,泥地里且不滑,考究的每年伏天还油一遍桐油,一双钉鞋可穿上几代人。很显然,孔庆茂所编造的像小木船似的木板钉鞋是“点金成铁”了!
又如对无锡某些口语的理解,描写钱锺书小时候读书受管教的一段,《钱锺书传》是这样编织的:“父亲只得背着伯父和其他人,悄悄地体罚他,还不许他哭出声来,不许让伯父知道,他就这样忍着疼不敢哭。后来终于让伯父知道了,伯父很生气地把他父亲训斥一番。”而《记钱锺书与<围城>》本来是这样写的:“教不会,发恨要打又怕哥哥听见,只好拧肉,不许锺书哭。锺书身上一块青、一块紫,晚上脱掉衣服,伯父发现了不免心疼气恼。锺书和我讲起旧事,对父亲的着急不胜同情,对伯父的气恼也不胜同情,对自己的忍痛不敢哭当然也同情。”
“心疼气恼”是无锡的一句口语,意思是有点不舍得,有点生气,所谓“惹气”是也。无锡人“气恼”通“惹气”。故在这里钱伯父不会“很生气地”发足“训斥”人。两文一比较,无锡人读来“味道”确实两样。
读书、品书不能以个人僻好、喜恶来妄评任何一本书,或将自己的一孔之见强加于人,但是有所发现,有所心得,与读书爱好者共赏析,或褒,或贬,或争,或论,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