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做西部的"纤夫"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做西部的"纤夫"

    "青年人,到西部去!"这个曾经非常响亮,至今珍藏在美国人民心里的口号,150年后又在中国大地叫响起来。经翻阅《外国新闻史》得知,当年这是《纽约论坛报》的首创者格里利提出的,目的是促进美国西部的开发。而如今这句话又成了我国党和政府开发西部的动员令,其号召力更为巨大,已让上百万的青年人甘当起了西部建功立业的"纤夫"。

    这些"纤夫"是有理想的好汉,也是一个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群体。他们不同于"文革"中有计划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而是一种纯市场化操作的青年人择业活动。像上海人才市场上月就有600多人应聘去西部地区就业,江苏、浙江、广东等省的最近几次西部人才招聘会均引起轰动,许多博士和硕士生都踊跃报名。

    近日报载,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的北京籍学生冯雪峰毕业时应聘去西藏做了教师,不善言辞的他坦言:"都市条件是好,那是前人创造的,边疆的条件差,就更需要我们去创造,等我们把她建设好了,后辈们去不就好了吗?因此,我要在最崎岖、最艰险,然而去是最美丽的雪原上构筑属于自己也属于祖国的辉煌。"

    又悉,某省重点大学建筑系高材生徐州籍的吴峥,放弃上海、深圳等地外企的高薪聘请,毅然去了甘肃张掖市择业。他面对许多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做的人说:"是国家开发西部的战略吸引了我。年轻人,该去闯闯。就全国来说,只有西部是待开发的处女地,八十年代的东部沿海,九十年代的长江流域,我都没赶上,西部大开发是我最后的一次机遇了,非去不可。"其父起初还略显无奈,经他一再劝慰,便一拍大腿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嘛,去吧!"

    绵延起伏的西部高原记下的将是一个时代"纤夫"不朽的足迹。越来越多的先行者在戈壁滩上扎下了根,实现着人生的宝贵价值。我作为准"纤夫"特别羡慕他们。我也充满了梦想,平时最喜欢拿中国的西部与美国的西部作比。我想在我们后援兵团的支援下,用不了多少年,我国的西部也会出现"好莱坞"与"迪斯尼乐园",出现旧金山、西雅图这样的大城市的。

    "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这是周恩来总理在五十年代被洪水冲歪的郑州一座铁路大桥的拉纤队伍中喊出来的。每当我走在家乡古运河边铭刻着纤夫足迹的驳岸上时,就会想到这一朴实的话语。我以为纤夫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西部大开发需要一代代纤夫的不屈不饶、前仆后继,贪图享乐者是不可能有补于事的。

    年轻的朋友们,就让我们一同来立志做西部大开发的"纤夫",接过前辈们手中的绳索,用我们的肩膀去拉起中国西部这艘历经沧桑的巨轮吧!在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程风雨的开拓之后,它必将驶进最光辉的航程!

作者:江苏建湖县中学 张智伟  摘自《作文报》2000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