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
里 水 乡
——对《荷塘月色》的再解读 |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人们在对这篇文章进行评论时一般注重强调文章描写荷塘的技巧,同时结合时代背景来说明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憎恶,而荷塘之美则代表了作者对光明与美好的向往。的确,在朱自清的这篇散文中,荷塘并非仅仅作为某种自然景色出现,而是有所象征的, "荷塘"在文章中仅是一个符号,在它的背后,是一种传统的文人意识与美感心态;《荷塘月色》也并非只是一篇"现代"散文,而是在意境和审美情趣上流露出明显的古典美的韵味。因此,仅仅说"荷塘"象征着美好与光明未免失之笼统。
那么,这个展现在月光下的、深深吸引着作者心神的"荷塘"到底有什么样的象征意蕴呢? 首先,从表面上看,"荷塘"代表着六朝时期在水乡盛行的风光欹旎的民间活动──采莲。作者想象中的"采莲"是这样的:"采莲的是少年女子,她们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除了采莲的人,"还有看采莲的人"。作者引用了梁元帝《采莲赋》中的话来描述采莲的场面:"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益首徐回,兼传羽杯;擢将移而藻桂,船欲动而萍开。而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虽然只是短短的一段话,却将"采莲"这一活动所包含全部审美因素展现了出来:花叶的鲜艳与繁茂,小船轻摇中的风情无限,女子容颜与体态的美好,男女间的爱恋与情愫的自由传达,采莲人与观赏者共同具有的欢快心情。这是一幅难得的世间美景,更重要的是,这是在男性视角的观察下展现出来的图景,它充分体现了男子或说文人的审美情趣,其深层的美感心态可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女性美与自然美的结合;男子对女子的欣赏及两性间情感的自由传达。唐朝大诗人李白创作的"采莲"题材的诗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反映,如《采莲曲》:"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装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踯躅空断肠。"又如《越女词五首》:"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戏。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装荡新波,光景两奇绝。"这些诗展现了荷花丛中女子的美,而其赞赏的口气则流露出男子对这幅图景的欣赏与沉醉。在日常生活中,文人的这一审美心态和情感往往处于压抑的状态,难以得到充分的满足。"采莲"却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机会来使文人们压抑的情感得到自由释放。因此,在文人笔下及其想象中,"采莲"便被极大美化,《荷塘月色》的作者显然也接受了这一传统的美感心态,因而对历史上的"采莲" 追慕不已。 其次,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荷塘"象征着江南,象征着某种明朗欢快的世间生活。在文章中,当作者追想了六朝时采莲的盛况后,接下来写道:"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句话实际上流露出文人内心深处千古不灭的江南之梦,因为这种对江南的深情眷念在也同样萦绕在无数古代文人的作品之中。在唐诗宋词里,杏花春雨的江南令人心醉神迷;温柔蕴籍的故事也总是发生在江南。韦庄在《菩萨蛮》中写道:"人人尽道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表达的正是这种对江南的留恋之情。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往往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之中:一方面是忧国忧民的胸怀和建功立业的壮志,这些支持着他们不惮政治的险恶与官场的污浊,辗转于官职的升迁谪降之中,漂泊于羁旅行役的路途之上。另一方面,在积极入世的背后,却深深地埋藏着一个属于个人生活的梦想,这就是孔子所表达过的"浴乎沂,风乎舞雩"的人生理想。范蠡携西施泛舟五湖、白居易中年以后主动要求分司东都、苏轼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渴望都是这一人生理想的表现。这一理想的全部内容就是在完全自我的状态下过一种自由闲适的生活。在这种生活里可以除掉道德的枷锁,抛弃社会身份的假饰,可以不必压抑人的本性,可以随心所欲、纵情任性。传统上,江南是实现这一梦想的最佳场所,因为江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这一生活理想的实现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这样描述江南:"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谳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情,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作为一个世俗生活的场所,江南有如画的山川,有繁华的市井,有一切热闹而又优雅、欢快而又充满美感的生活场景。这一切使江南在文人的诗词作品中成为某种理想生活的代名词。在《荷塘月色》中,作者写道:"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流露出的正是文人内心传承已久的生活理想,也体现出朱自清在心态和气质上与传统文人的一致性。在文章中,作者由"荷塘"联想到"采莲",又由"采莲"而引发了对"江南"的向往,这种向往之情的背后是文人对某种理想生活方式的渴望。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象征过程,这一过程所代表的,是文人对理想人生的思考,是个体情志与传统而强大的群体理想的契合。 但在作者的笔下,"荷塘"始终笼罩在一层如烟似雾的轻纱之中,它的美始终是朦胧不明的。这种朦胧首先来自夜色的笼罩。其次是因为水雾的弥漫,文中写道:"薄薄的水雾升起在荷塘里"。第三是因为月色不明朗:"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月光不仅不能朗照,而且还是隔着树照过来的,使"高处丛生的灌木的参差班驳的黑影"以及"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都落在荷叶上,导致"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除了光与影带来的模糊以外,荷塘本身还处在重重的包围之中,"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这一系列的描写表明了荷塘与尘世之间的阻隔,说明荷塘的美实际上是远离凡尘的。与此同时,文章也流露出作者心态的迷蒙:月光的特点是"苍茫",这可以看作是作者迷惘心态的外化;"树缝里漏着一两点灯光,没精打采",透露出作者心情的无聊;"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象一团烟雾","树梢上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色与远山的暗淡其实是作者沉闷与压抑心情的折射。总之,不论是作者内在的心境还是作者眼中的荷塘,都笼罩在薄雾轻烟之中。这种迷蒙苍茫的色调也是许多古典诗词的审美特征,如李白《长相思》:"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张旭《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等。薄雾轻烟使作者眼中的美景中与现实拉开了距离,也使作品笼罩着一丝淡淡的哀愁。这实际上体现了文人所具有的一种带感伤倾向的审美心态,这一审美心态产生于某种来自文化深处的悲感意识。杜牧在《江南春绝句》中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的寺庙、楼台是美丽辉煌的,但它们的美却永远笼罩在迷蒙的烟雨中,难以追寻。这两句诗之所以千古传诵,就在于它传达出了文人这种深植于内心的悲感意识:美与理想就象飘渺的梦幻,或许永远也得不到。在《荷塘月色》中,荷塘的美被烟雾和树丛所包围,就象那烟雨中的楼台,充满忧伤与惆怅。这种情感古今一致。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写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的风光的确优美如画,但一个"忆"字却传达出了描述者与描述对象之间的距离:文人永远只能处在"江南"之外来遥想江南,只能远远地欣赏着它,忧伤地回忆着它。社会现实决定了人的生存状态永远是不完美的,现实与梦想之间也总是难以调和,生活理想"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虽然美好,但却虚幻而又飘渺。与多数人相比,这种悲哀对文人来说往往更加强烈。悲感心态与孤独感总是相伴而生,《荷塘月色》中多次提到一种孤独和寂寞的心理体验。当面对荷塘时,作者强调自己是"一个人"在享受"无边的荷塘月色"; 在领略了美景之后,作者的感受却是:"这时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突出的仍是一种黯然神伤的孤独感。这种孤独使作者对六朝时采莲的"热闹"与"风流"悠然神往,并议论道:"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而当作者独自回家时,"妻已经睡熟好久了"。通过这些表白,朱自清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对冷清与寂寞的深切体验。联系当时的历史事实,1927年北伐战争失败,接着发生四·一二政变,朱自清因此陷入极大的痛苦和颓唐之中,从对路线的彷徨走进了象牙之塔,埋头于古典文学的研究之中。《荷塘月色》中流露出的悲感心态和孤独意识当然与历史背景及朱自清本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关,但由人的生存本身所带来的孤独却比前者更加深刻。正因为如此,文章中荷塘的美才会如此朦胧,作者才会对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热闹"和"风流"如此神往。 唐朝诗人张若虚在面对历史、宇宙的深远无际和生命的渺小短暂时写下了著名的《春江花月夜》,用夜色、花、月与水的组合来表达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李白在《月下独酌》中也借助花、月、夜的组合来传达深切的生命体验与人生情感。在古典诗词中,花、月、夜色、水这些意象往往与人生、生命的主题融合在一起,生发出无穷的美感与深远的意蕴。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继承的显然正是这一审美模式,并因此而将自己的创作纳入了中国文学源远流长的传统之中。《荷塘月色》的古典韵味及其所包含的生命主题为使文章产生了长久的魅力,因为,《荷塘月色》之美不仅仅在于"荷塘"的美,更在于梦想之美,在于追寻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