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篮球的诸位大侠闲来无事,找块空地拍拍篮球,或是寻个破篮筐垃圾桶之类的东西练习投篮,一来强身健体,二来活动身心,可谓人生快事。但是打篮球必须人多才好玩,必须一群人抢一个球才来得过瘾。当然要有度,以半场六个人为适。
节假日是打球首选,但一逢年节放假。诸位大侠皆来去无踪影,要么“风声雨声篮球声声声不入耳”一心只读圣贤书;要么便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而死无对证;或是学习孔子四处周游到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地方不得而归。所以篮球时间总在放学时分。
放学的铃声像兴奋剂,总令欲睡或已睡者为之一振。登时群情振奋,若某甲再一挑头,广大的篮球爱好者则又为之再振,一呼百应,奔向球场,大有踏平球场之势。爱好是盲目的,可见一斑。一般我班的篮球交流范围仅限于本班,一但受到外来势力的威胁挑战则必是团结一心,在“安内必先攘外”的大方向下与其交流学习。当然先要有个班队,虽然班队高矮不一,胖瘦不齐,吨位不等但却八仙过海,各尽其篮球之能事,绝非等闲。再次列举一二,希望发扬小中见大的精神窥斑而知豹。
小军司任后卫一职,整体给人一种面没发酵起来的感觉,疑心是面碱放的不够。虽是五短身材但跑动迅速颇具威力,且打球,不,应为打人有特点:此子令人联想到跟踪导弹,一旦被其锁定目标,最好传球或是投篮--总之球须离手以求保全身体器官。某外班中锋曾不识弹力无穷,奋不顾身,以身试弹,结果被小军撞得五体投地。后来小军改邪归正,仅把目标锁定为球。渐渐品出了打球的乐趣,遂改打人为打球。但有时劣性不改,在比赛时常趁裁判换隐形眼镜或是肚皮不好去厕所中如火如荼的时候向对手饱以老拳。时间一长,小军名气大振遂得了“拼命三郎”的美名。有时行为过激,对手也称其为“篮球流氓”以示对其无限的敬仰。小军的两个尊称还曾一度成为了本班宿舍的开门口令:门外大喝:“开门!”门内:“拼命三郎”,对曰:“篮球流氓!”才可验明身份登堂入室。
虽然球风十分泼辣,但球技却可圈可点。小军擅长抄截,常在背后猛窜出,盗球于毫无防备。小军的“抛篮”不甚准,估计运气好了,十个也进不去一个。但却乐此不疲,屡抛屡不中。小军的跑动抛篮却出奇的不可思议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准,有时把球抛起老高竟然还可以空心入网。而且越不可能进的球越准。有时在栏板前边投都进不了,在栏板后竟然可以跌跌撞撞的入球,实在的没有道理。
“土豆三”是班队前锋,因为其姓彭,又善于分解因式,故将其姓分解为“土豆三”或是“卅土豆”。因为土豆也叫“山药蛋”我们省去“山药”二字,再加上“卅”所以也称其为“撒旦”。果然姓如其人,此子格外的肥硕,估计毛重也得百十来公斤。“卅土豆”自称一百八十斤,我总怀疑他的是否隐瞒了真实的体重。撒旦玩得一手好球,在胖子中得算鹤立鸡群了。有时还可玩出个把难度颇高的动作:先来个篮下拉杆,又来个360度转身上篮---在空中完成!再来个360度加拉杆上篮---当然这个是在地面完成的。撒旦颇有股子蛮劲儿,一次铅球考试曾创下两大壮举:其一,老师站在15米开外,那厮一铅球过去愣是让体育老师险些“献身于革命教育事业”;其二,第二次试投竟砸到8,9米处的一棵树的树杈,众人无不折服。正因为有这一把子力气,撒旦更是如虎添翼,常常出手三分球。但是技艺不精,准度大有小军“抛篮”的风范,砸得篮筐篮板篮球架铿然作响。
高葱为班队另一前锋,体形与撒旦基本相同。但风格并不相同,此子靠身体打球。有时内部交流时曾一度与撒旦正面交锋,镜头一阵火花四射,有如火星撞击地球,一阵的天昏地暗待尘埃定地之时,只见高葱持球站立,撒旦无球躺地。我们根据动量定理把问题理想化大概可以推出高葱的体重大于撒旦。高葱球风刚烈,且积极进取。一个球没投进,再来,再没投进,再再来。往往投入无人之境而忽略了篮球是集体运动,一人包打天下。估计在他的意识中还没有形成传球这个概念。但抢球抢篮板甚是积极,为自己和球队创造了不少机会。此外高葱还擅长超远投,往往刚过中场,摆定姿势或没摆定姿势扬手就投,然后在众人的斥责下去拣球。此外上篮过人也是独具特色:其实高葱上篮倒并不能给对手造成威胁,但当他迎面运球跑来仿佛一头活泼的野猪,猪猪生风。令人疑心是谁古法今效摆出了“火猪阵”什么的。遂杀出一条血路上篮但不得分。高葱的过人很像阵地战,总与对方久持不下,不到山穷水尽走头无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才肯胡乱得将球传出,怎想忙中出错,将球舒舒服服得传到对方球员手里。对方接球者受宠若惊连谢谢都忘了说就反守为攻了。
本队中锋少杰其实是一位优秀得校队后卫,常常低头含胸走路,以免鹤立鸡群而脱离了人民群众。估计拉直了得有1米85,再加上深厚的篮球基础和篮球理论更是球队核心人物。不仅以“理论引导人民”更是亲自做出榜样。
其实nba球员除了身体素质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维方式。比如:一个弹跳力非常好的nba球员面对一个身材如墙的中锋,想的并不是怎么能突破过人,而是怎么能从他头上跳过去扣篮。少杰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有一回竟真个把自己抽象为nba球员,奋勇起跳,但却忘记了“弹跳力非常好”这个前提,结果大头向下,脸与地进行亲密地接触又因为惯性作用,亲密接触之余又发生了滑动摩擦。第二天上学不敢以脸示人,捂脸上了月把地课才见其真实面目---比想象中的强多了。从此少杰收敛了不少,不再“翻身”上篮了。
球场故事颇多,但因电力不支,笔力不支,体力不支,只好作罢,等什么时候有了“花纸”和体力和素材后再叙谈叙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