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虽讲述的是人格精神分裂症,但它却体现了人性善良、真实的一面,使我感受颇深。
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名中年男子(本书作者)由于早年受到的一些虐待和一些自己看到所无法承受的事情使自己的内心封闭,最终在自己的身体里创造出了24个性别、年龄、性格各异的“分身”。正当他处于人生的低谷时,受到了家庭的支持和医生的帮助。最终突破自己,与自己心中的24个分身和睦相处成为一个大家庭。
起初看这本书时的确让我非常惊讶,因为在一个人的身体中竟然存在24个分身,而且在你呼唤他们的时能随时出现,就如同变了另一个人。而作者自己也无法自由地支配自己以至于做出些时控的事情,而归根究底,造出这些分身的主要原因是他自己没有勇气去面对现实,而将那份记忆永远放在心里以至于分身的出现。而且,每一个分身都因为他自己的心理缺陷而创造出。所以我认为,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就必须通过谅解、接受和自我的重建。
因此,我们要学会将自己的情感发泄出来。有些人心中因为某些事或某些人所说的话而受到刺激就在心中产生了个结,他们不愿意将事情说出来让别人来帮助他,以至于心中的结无法打开,终究抑郁而死。所以,现在的人们一定要学会愤怒,感受哀伤。因为“愤怒是我们生活中的盐。当高度的物质文明像软绵绵的糖一样簇拥着我们的时候,现代人的意志像被泡酸了的牙一般软弱。小喜小悲缠绕着我们,我们便有了太多的忧郁。”——毕淑敏
“我们人类的心灵就像一只炖锅,不停地接受许多厨师放进的原料,而这些厨师包括我们的父母亲、兄弟姐妹、亲戚、邻居、老师、同学、陌生人、熟人、收音机、电视、电影和书籍。学习和记忆参混在一起,煮成一道菜肴。我们手里拿着一只汤匙搅拌它,而这只汤匙会随着我们年岁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不断改变形状。”——《二十四重人格》 在时间不停地流动时,你的心理也许就像这汤匙不断发生着改变。在你的心中或许存放了过多的东西,或许他们已经腐烂、过了保质期,但却依然影响着你,或许说在你身上有着太多的包袱使你无法呼吸,这时,你应该对自己格式化,进行自我重建。我们并不是挖掘者,将原来残酷的记忆、心灵的创伤一次又一次从深埋的泥土中翻新。我们也不是播种者,将那些记忆长埋地下。面对自己曾经难过、痛苦甚至不堪会首的记忆,我们只需一次真真切切地回忆,从第三者的角度重新了解它,回到当时的感受。因为痛苦过是一种拥有,是内心思考与创造的必经之路,你将在自己身上发现从未有过的坦荡。从此,你就将会有一个新的开始,一个崭新的开始。
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有着困难、挫折的事情,有着难以忘怀的痛苦,或许我们应该学会去面对,学会与自己挑战,这样我们的心灵会更纯净,心态会更成熟,心理会更坚强。因为“在爱与意志的每一个行动中,我们都同时塑造着我们的生活世界,又塑造着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