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日益丰富的饮食

作者(来源):朱锡萍    发布时间:2008-11-03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