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学生在我眼前铺纸临帖,那专注的表情,稚嫩的笔画,不由得让我回忆起自己儿时学书法的情景。
记得我上一年级正值1976年,教我们的老师都是一些年纪挺大的老师,朦胧的印象中,有些面孔曾经在大街上经常看到。后来从大人的谈话中得知,这些老师都是在文革中受到迫害(不是扫大街,就是冲厕所),而今平反重回教育岗位,他们年轻的时候还都是我的父辈的老师。一年级的班主任兼语
上三年级时,我遇到了一位对我后来的成长影响很大的老师,他不像之前的
后来的求学路上,我经常会遇到字写得特棒的老师,比如,师范学校的书法老师,那字是可以上字帖的。可奇怪的是没有一个老师的字让我印象深刻,也没有一位老师的音容笑貌会像
胡校长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提出将书法教学作为我校一校一品的主要内容,其实是高瞻远瞩的。因为书法在提高国民素质,在青少年心理成长、情绪调节及人格完善,以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等方面所具有得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日本、韩国书法最早源于中国,发展一直长盛不衰,究其原因是群众基础比较庞大。在日本人眼中,书法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而是和茶道一样能够修身养性的一种养生文化。而中国目前的现状是:中国书法从鼎盛之时滑坡到现在的“青黄不接”。原因有几点:一是应试压力大。 二是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影响越来越大。三是更重要的是缺少文化的认同,不把书写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文明人素质的一部分,字写不好又如何呢,学照上,事照做,官照当。因此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向教育部门建议应从战略角度真正重视书法教学,将书法教学纳入中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必修课。
正如校长所说,不管孩子们每天能学到多少书法的知识,我们每天学一点,练一练,有这样一段时间受那么一点点的熏陶。我想,或许等他长大了,回忆起他的小时候,就会像我记得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能够练就的,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当下,我们要做的,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对学习书法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孩子们的现在,更为了他们的未来,我们就这样坚持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