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北大清华高考“状元”谈考试前心态调整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5-08

现在距离高考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了。在每一次考试之后,总有许 多考生抱怨自己考试时没有发挥好,成绩不理想,有的甚至造成终身 遗憾。对此,1999年高考山东省文科第一名、以900分(标准分)的成 绩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刘翔认为:有些人高考发挥失常,总是怨自 己的运气不好。我认为是他们的心理素质有欠缺,所以发挥失常。从 心理上战胜高考,可以说高考就成功了一半。

  怎样在高考中充分发挥水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61名1999年 度高考“状元”,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提出了考前调整心态的建议。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从去年8月起对这61名 学生作了长期跟踪研究,他从心理学的角度为今年的考生提出调整心 态的可操作的方法。    --------------------------------------------------------------------------------    高考也是一场心理战

  61名高考第一名一致认为,考试成绩好,一是平常基础好,知识 掌握牢;二是考试心态好,临场发挥及心态调整好。

  黄晓庆,1999年高考辽宁省文科第一名,以638分(原始分)考取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她说:“高考是检验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知识 积累情况,不是某一时间段努力的结果。我觉得心理素质好考试发挥 就好,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心理素质好,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的人, 在考试中就不会被难题吓倒,他会急中生智,把平时没能发挥出来的 潜能挖掘出来。反之,即使会做的题,一旦遇到一点点挫折,他可能 什么都忘记了。我越到大考,心态越平和,发挥得就越好。我有一个 和我水平差不多的同学,在模拟考试中,我俩都没考好,但我挺过了 那段时间,慢慢地调整了自己。而他一直心绪不定,成绩马上就下来 了,差6分没考上北大。到了高三,特别是学习优秀的同学,有一段时 间学习上会感到非常困难,觉得学习一天什么收获也没有。有很多同 学害怕这段时间。这时心态应该平和,不要觉得没有收获就慌乱。另 外,在考试时不要过多地考虑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比如必须考上什 么大学,考不上会怎样,人生就会怎样等等。在考试时不要刻意追求 多少分,正常发挥就可以了。在这一段时间里,要做一些基础的题, 不要总做难题,每天钻研一两道比较难一点的数学题就可以了,这样 有利于培养自信心;政治、历史要通读课本,最少5遍以上,全书大体 上在脑子里有一个印象;英语靠做题来总结一些东西,把错题集中处 理一下;语文是基础知识,不是靠高三一年就能培养出来的,要靠积 累,不要对自己太苛刻。”

  王极盛教授点评说,信心是成功的精神保障,信心是建立在实力 基础之上的,过高的目标会挫伤自己的信心。信心来源于实力,所以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知识,不要存侥幸心理,要抓住重点,重视自己学 习中的薄弱环节,只有自己最薄弱的地方得到加强,自己心里才更有 底气。从心理学方面来说,提高自信心应该注意这样几点:在走路时 注意做到挺胸抬头步伐稍快。在心理学上,挺胸抬头步伐快对提高自 信有暗示作用,这样在心理上可以无意识地建立信心;多想过去考试 成功的事,这也有助于提高自信;应多听一些振奋人心的音乐。 1999年高考上海市理科第一名赵腻说,她在复习的间隙常听听音乐, 这样可以很好地调节情绪。

  1999年高考黑龙江省文科第一名、以661分(原始分)考取北京大 学光华管理学院的胡玲说:“我觉得高考是一场知识战,同时也是一 场心理战。”

  王教授曾对北京市的部分高三学生进行过心理素质综合测评,高 三学生的平均分数是3.67分(满分为5分),1999年北京市理科高考 状元、汇文中学毕业生杨颂的心理素质综合测评分是4.45分,他以 684分(原始分)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自动化系。1999年北京市理科第 二名是杨颂的同班同学杨竞,他的得分几乎与杨颂相同。杨竞在高考 的前一天,晚上8点钟上床,9点钟睡觉,第二天上考场是激动,是高 兴,不是紧张,状态非常好,他以683分(原始分)的成绩考入北大生 命科学系。在王教授测试的北大29名“状元”中,心理素质综合测评 平均分都在4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