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中国小麦向何处去?吸引着众多小麦育种工作者。为此,超级麦的概念和实践在我国应运而生。中国农科院副研究员肖世和报告说,超级麦将在2005年开始应用于生产。
超级麦是指,在高产、优质、高效综合目标基础上,产量有突破性增长的小麦品种。超级麦育种,追求产量、品质与环境的和谐提高,尤其是通过小麦遗传性状的改变,最大幅度地提高对光、热、水资源的利用。它与传统意义上的高产育种不同,追求对水、肥、光、热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
近年来,人们对国产小麦颇有微辞,然而,这也正是国产小麦的中国特色和优势所在。在面包、饼干等专用面粉需求量有限的情况下,国外正在针对我国的面条和馒头用粉开展研究。因此,我们不仅不能放弃通用小麦的育种研究,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超级麦的育种意义正在于此。
仅以产量而论,我国在山东、河北、青海等地都创造出亩产600公斤以上的高产纪录,但这些品种只是在小面积、高措施的环境下产生的,还不具备大规模生产条件。与国外相比,我国超级麦的研究和生产潜力巨大。专家们认为,“十五” 期间,我国超级麦产量可达亩产600公斤,2010年达到7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