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自己的作品”,是将需要复习背诵的要点整理成笔记和录 音。现在,随着办公条件越来越现代化,很多人更多地依赖传真、复 印等快捷的手段。比如,有的同学几个人分工,分别将书上的要点复 印下来,再通过传真汇集到一个同学那里总集成后再传给每个人。这 样做的好处是分工合作,省时省力,但不利的是没有经过自己的分析、 加工、整理,机械地去死记硬背条条概念,反而不容易记牢或加深理 解。不少同学在考试时答此类题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只有骨头没有肉”, 或者是将同类题目的要点混淆,就是因为在复习时图省力,没有付出 自己整理消化的努力造成的。如果通过自己理解加工出来的要点,答 起题来就会游刃有余、融汇贯通。
把自己整理出来的复习要点制成自己的录音,反复去倾听,是加 深记忆的好方法。因为平时在对话时,你只注意了对方说话的声态和 语调,面对自己的话语并没有太多在意。如果你将自己的话语录下来 再放送出来听,肯定会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似曾相识的新鲜感。有 人试过,听电台广播员播送的录音,由于语调过于正规、流畅,引不 起你太多的刺激和感受。但如果听你自己的录音,会发觉自己讲话时 的许多平时察觉不到的细微特点。比如那话语间短促的喘息、有点共 鸣的鼻音、沙沙的底蕴、偶尔的迟疑与口吃,甚而不慎读错时的窃笑 和自责,都会下意识地留下一些印象。有的考生,记得最清楚的复习 要点就是听自己录音时,自己口吃或念错的那一部分,这些“小插曲”, 反而在无形中刺激和加深了他的记忆。
还有一种办法,是将自己整理的复习要点录入电脑,录入时可动 脑子搞一些小花样。比如每一个要点都用不同的字体录入,考试时一 想起此要点就会联想到此种字体,也就不会出错。再有,将某些要点 点缀一些奇形怪状的小花边或小标注,一想到这些小标注便会联想到 这些要点。有的电脑谜还将这些复习要点编上一些电脑游戏的名字, 在趣味盎然中轻松记忆。这些自己动手加工过的“作品”,会使考生 摆脱死记硬背的单调模式,提高复习记忆的功效,客观上会起到“自 己给自己减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