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本报的热线电话中反映学校利用假期给学生补课的占了很大比例,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补课成了“通脖。而这些学校为了掩人耳目更是想尽了各种办法。
   “抓两头,躲中间,化整为零打游击”。放假正式开始后,一些学校立即进入“状态”。某中学10月1日先补上午,10月2日、3日接着补两天,名为“复习”;10月6日、7日连补两个半天,名为“预习新课”。“战略转移,曲线救国”。校中校、校外校,打着“补习”、“培训”种种招牌,通过任课教师、班主任或校长,对学生或暗示或明说或强化动员。某学校由一退休教师出面,申办了一所“学校”,授课时间是周六、周日和节假日,本校学生几乎被“连锅端”。
   “见缝插针,全方位全天候运作”。一些学校由于平日的基础学科课大量挤占一些“偏份”科目(如美术、音乐等)的正常上课时间,于是只有在节假日打着“兴趣班”的名义来完成这些“偏份”科目的教学进度,当然,“兴趣班”是要酌情收取费用的。
   面对林林总总的“高招”,难怪学生和家长一方面喊受不了,一方面却不得不按学校的要求做,否则孩子就有可能受到“特殊待遇”,所以有人说“减负”后压力却没有减下来。几乎所有的学校负责人都对记者说补课是社会需求,家长要求补。社会评价学校的标准是高考,学校要生存,就得补课。不少学校为了顶风补课,一般要召开全校家长会,以求得家长支持,表示家长“自愿”。还有相当数量的校长这样认为:“补课停,家教热。学校补课,是为家长减轻负担,排忧解难。”
   有的则用条件欠缺来解释补课的原因。学生这样差,不补课怎么办?教师水平低,不补课怎么办?教材、大纲都改变了,不补课怎么办?考试体制不改,不补课怎么办?上级要排队,不补课怎么办?
   但教育专家却认为,学生的学习环节无非有三个:听、写、想。三个环节中,“想”是核心。离开了学生自己的主动思维活动,听再多的课,写再多的作业,都无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与创新意识的培养。长年补课、超量作业,又极大地制约着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