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压力之下幼师改革新去向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10-05

   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人才市场的竞争,家长和学生对学校越来越多的选择,这一切都汇合成一股巨大的压力,压在幼儿师范学校上。面对压力,幼师教育必须进行改革。

   调整教育目标

   幼师教育的现行目标应定位在“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幼儿教育师资”上。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更加深刻。在这种新形势下,幼师专科教育追求的目标应反映出一种对人格、文化、创造力和教育实践力的完整性追求,而绝不仅是对从事教育工作能力的专业追求。

   重建素质规格

   21世纪幼儿教育的新型教师的素质至少应包含以下五个层面,即以师魂为主体的品德素质;富于人文情怀的社会责任感;开放式的专业结构;开发人才素质的教育技能;健康向上的身心素质。这五个层面互为补充、渗透,相互促进,从而构成完整的幼儿师范生的素质规格。

   深化教学改革

   专业设置的调整与变革。幼师专科教育培养的应是复合型或一专多能的教师。学生进入幼师的前两年要系统学习基础知识,参加基本训练,宽基础、厚功底,进行以提高人的基本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识”教育。到第三年,根据幼儿教育的需要构成不同专业方向,培养专门人才。“通专教育结合”将是21世纪幼师专科教育的良好选择。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幼师专科课程体系的鲜明特点必须反映现代文化基础、科学素质、人文精神、创新能力的发展趋势,应体现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和师范教育特点的有机结合,以适应基础教育对素质全面的新型幼儿教师的需要。因此,对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教育课程、实践课、活动课的划分不能过于条条框框,要增强弹性和适应性,增强课程之间的相关性。   

   教学内容的改革应把握时代脉搏,赋予新的意蕴和内涵,体现适当的超前性和坚实的基础性以及现代创新性的统一。如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要结合当代科研的最新成果,联系幼儿园教改的实际,创造性地解决个案问题。又如:除普遍加强思想教育课、公共计算机课与外语课的教学外,还要加强人文教育、现代科技教育。再如增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除了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还要更进一步对从事班主任工作、社区幼儿教育工作、心理咨询工作等能力的培养,将来他们才能更好地深入幼儿群体之中,及时化解和排除幼儿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心理障碍。   

   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要注重继承传统和探索创新相结合,掌握已知与发展未知相结合,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既有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授式”,又有以学生探索为主的“发现式”;既有按程序化教材进行的“自动式”,又有创设环境、激起情绪的“情境式”,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集体式”,又有照顾学生差异的“个别式”等。教师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还要因专业制宜,因课程制宜,并根据时间、地点、对象的不同,相互结合、灵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