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一夜火车,早上,目睹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烟的戈壁沙滩,当渐有人气和稍有树木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到了内蒙古的乌海市。这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都相对落后,但记者在该市海勃湾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采访时,却时时感到来自教师、来自课堂、来自学生自己的特色,深入采访以后发现,这些特色来自于该区特色教研的开展。
无为管理为教师提供创造空间
可以说,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有较好的教育改革基础,但在各方面条件仍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如何发挥校长、教师、教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课改推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于是,教研室在业务管理上提出了无为管理的思路。所谓无为管理,就是为学校和教师松绑放权,为改革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教研室主任李玉平说,教研室不是专门制定条文的地方,作为业务指导者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学校和教师的服务者,学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就帮助解决什么困难。鼓励学校和教师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走出自己的路,同时,去发现改革的典型,以典型推动改革,要有理解和宽容的心态,要允许学校和教师出现失误。
在无为管理原则下,该区对常规教学管理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教案不再统一要求格式,教师根据自己的讲课思路,计划怎么讲就怎么写,鼓励多备怎么指导学生学,少备教师如何讲,多备学生出现问题教师处理的办法,少一些空洞的套话;多一些教学心得,少一些一厢情愿的板书设计等等。课堂教学一切以学生为本,只定了四条基本的框架,一是学生喜欢你的课堂,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二是学习质量基本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三是学生课业负担不重;四是不能弄虚作假。课堂评价上,除一些基本要求,还鼓励教师有自己的特色。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允许学校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鼓励在教师管理下,学生自己改或互改作业。教学能手的标准也有了新的内涵,是不是教学能手不由一堂课说了算,而是由学生质量、科研成果、创新精神、个人素质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课堂教学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管理方式的变化带来了学校和教师面貌的变化,教师创造性地发挥带来的是特色纷呈,以学生的作业为例,从作业本设计到作业的内容都各式各样,彼此不同。
双向选择建教研队伍
一支过硬的教研队伍对课改的推动作用是十分关键的。为建设好教研队伍,海勃湾区教研室实行了学校与教研员双向选择的竞争机制。第一步从2000年9月开始,学校可以根据教研员的能力和态度进行选择。当年,有6所学校的某些学科没有选择现任的教研员,这样做的结果对教研员是一个很大的触动,使他们意识到必须转变自己的工作方式。从此以后,那些到学校里指手划脚的现象少了,而学校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需要我们做什么”,教研员学习已经形成风气。2001年3月,该区又开始了教研员选择学校的尝试,教研员根据学校管理及风气选择自己负责的学校,也有几所学校的一些学科没有教研员选择,这又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紧迫感。学校与教研人员开始了一种新的既合作又选择的关系。
当国家课改实验开始的时候,面对更加繁重的教研任务,靠目前仅有的15名教研员已经远远不够。怎么办?他们想出了自己的办法,一是聘请了42名兼职教研人员,这些兼职教研人员大多都是各学校的骨干教师,这些教师有自己的特色和实践经验,发挥这些教师的骨干作用就是对教育资源的开发。这些兼职教研人员作为教研员的助手,参与到学校的教研工作中,每两周要到负责的学校去一次,而且还要重点带一名教师。除了聘兼职教研员,教研室还规定城区学校与相对薄弱的学校及农村学校结成合作关系,学校之间以教师互派、跨校学习与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教研工作,以发挥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带动作用。
管理变化带来了观念的更新和工作方式的变革。现在,海勃湾区的教研员与学校的关系更紧密了,教研员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目前,绝大多数教研员都能上讲台,能上公开课、研讨课。
每一位教师都可做研究者
新课程启动以后,为了使教育科研能够实际而有效,教研室迅速规范了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有关事宜,教研室主任李玉平说,这在别人看来也许根本算不上科研,但在我们这里却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区教研室根据新课程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课题指南,各学校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申请立项。立项时自己选好课题,填好申请表,经过学校和教研室有关人员组成的小组审核通过就可以了,立项和验收都没有时间和数量的限制。如验收课题时,什么时候申报的教师认为成熟了就什么时候验收。验收由教师提出申请,先由学校验收,然后再由教研室验收。验收主要针对研究的内容,通过现场对学生的调查以及查看研究应该有的资料档案进行,如学生作业、录音、录像材料,手工作品等等,还有教师本人的实验总结报告、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资料。现在,该区大大小小的课题一共立了500多项,一年来验收合格了120多项,出现了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实用的成果。这种研究的方式消除了教师对科研的畏难情绪,教师感觉到科研就在身边,就在日常教学中,很自然地就投入其中了,而教师科研意识的觉醒为课改实验起到了推动作用。
激励性评价引导教师成长
新课程下如何对教师进行评价,这是该区在进行课改的同时思考的问题。他们认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革和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教师。
教研室和学校为教师创造机会,鼓励教师成功,把发展性评价与业绩评价结合起来。根据课改的实际,学校和教研室设立了教学特色、学生质量、科研成果、优秀案例、基本功、教案等几十个奖项,除非集体参与的项目,其他的都是分散进行,没有时间和名额的限制。据介绍,去年教研室先后发了400多项奖,而奖品就是一张奖状,这些奖励最终会以附加分的形式进入教师的业绩考核。教学能手的评比也一改过去由一堂课定乾坤的做法为综合评价法。要想成为一名教学能手,必须在基本功、教育科研、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年度考核几个方面累积加分,自然晋升。这五个方面每一项都有一些细化的内容。对教师发展性评价加业绩评价的方式也体现在了学生的身上,学生的考试也早已经不是一张试卷定终身了。有些试题是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征集的,考试不再是统一时间、统一地点、气氛紧张地进行,而是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的内容,有些是分散到平时的课堂当中,而有些当堂考试也允许学生合作完成,或可以带资料和字典。试题的立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是为了考住学生,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