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序竞争相当于自相残杀,竞争双方不注重挖掘自身的潜力,以质量取胜,而是好大喜功,短期行为激增,这在教育行业来说,显然比对其他行业的伤害更大。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我以为教育行政部门难辞其咎。
高中招生,目前是以地区为单位,自主招生。这可以说是将各学校推向了市场,给了各所学校平等竞争的机会。但机会的平等并不等于起点的平等。从前的重点高中本来就占用了较多的教育资源,包括生源,而现在推行的示范性高中的评选,表面看来是在各所学校公平竞争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际上教育投资却各有侧重。而这样的侧重无疑都偏向了从前的重点高中,以“保证”其成为示范性高中。在教育投资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学生自然成了唐僧肉,很多学校争取优秀生源的目的,固然是为了学校“创牌子”,但更重要的却是以“牌子”来争取所谓计划外招生、自费生、捐资助学学生的数量,从而保证学校的资金来源。为了迅速“增肥”,一些学校自然会采取一些非正当手段。
假如教育行政部门能够采取措施,使各个学校不仅获得机会的平等,也获得起点的平等,中学招生之怪现状自会得到遏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