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最深的是课程改革虽然困难重重问题多多,但毕竟是在向前发展,新的教育观念在普及,新的教学模式在探索中取得了成绩,这从我们与实验区教师、教研员、家长的座谈,特别是在各实验区为考察团准备的“精品课”中,都能体会出来。尽管这些“精品课”不能代表整体水平,但毕竟可以发挥“种子”的作用,向更多的学校传播。但这也涉及到问题的另外一面,就是在考察的过程中,实验区除了展示“精品课”以外,还应该为考察团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方便随机听课。比如提供花名册,由考察团点名抽查,事先不要给点到的学校通风报信,一切顺其自然,以便考察团更多地了解课程改革的真实情况和整体水平。在这方面记者特别佩服甘肃灵武市实验区的领导、教研员和校长们,他们很希望考察团到下面的课改班随机听课,他们说:“听了课,你们就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也就是说,让专家、记者听课的目的是让他们帮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令人感动。
灵武的领导作风也非常深入。市教委主任马云鹏不仅能讲出对课程改革的深刻认识,而且深入各实验校听课,甚至自己讲课。在他的带动下,各级教研室主任、教研员也都深入课改第一线,进课堂与老师们一起研讨每一个教改环节,甚至亲自讲课。但在其他实验区,有些基层教师和研究员却反映:那里的上级教研部门,只管定教材和考试,平时很少过问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教育过程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采取怎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存在着大量需要讨论、需要探索的问题。例如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对于改变老师满堂灌,提倡学生主动学习是一个好措施。但和国外的学校相比,我国中小学实行这种教育模式最大的困难是班额太大。以6人一组为例,通常一个班要分成七八个组,甚至十几个组。学生讨论时在干什么,老师常常照顾不过来。记者在一次听课中观察了全班7个组中4个小组的情况,只有一个小组的两个同学在讨论问题,其他同学干什么的都有。一位基层教研员提出,他将两个实验班进行了对比,一个班课堂上比较活,采取了不少形式让学生“动”起来,另一个班课堂上较“死”,老师“灌”得较多,结果期末考试,后者比前者平均成绩反而更高。他问应该怎样认识这个问题。上述两例,都是很有普遍性的问题。如何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如何培养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中的自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既要让学生“活起来”又要“放得开收得拢”讲求效率,而不是越“活”越好。诸如此类的问题,据说在国外都有专门立项研究。我们的情况更复杂,即使上下协力攻关尚且不易,如果只看着在第一线实验的老师和基层教研员单打独斗,这些地方课改成功岂不遥遥无期?
今年,实验区的规模还要扩大,愿首批国家级实验区的学校能为后来者提供更丰富的经验教训,使后来者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