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K12专稿:现代教育,将“填鸭”进行到底!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5-31

    “填鸭式教育”是对现行教育最常用的批判用语之一。我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就说我们要尽量避免填鸭式的教育。当时我是第一次听说老师教育我们被人称作“填鸭”,就忍不住问:“老师,什么叫填鸭?”当时读小学的我对教育除了切身感受以外没有别的想法,但是依然耐不住好奇开始考证“填鸭”的具体定义。终于到了初二,我有机会现场“考察”了填鸭的具体过程,明白了“填鸭”的真正含义。鸭贩子把鸭子关在笼里,精心调配好了饲料,到一定的时间,便把鸭头拉出,分开嘴,用漏斗插入,然后把饮料填塞进去,如果不通,则用竹筷通一通,继续填,填到认为填饱了为止。结果怎么样呢?鸭子被困在笼里,养得肥肥的,成为各大宾馆的各种“鸭”菜的上好原材料。有时候想如果把“填”的过程拍成片子示人,那一定称得上残酷。人吃东西时不免要品味一下,不管是狠吞虎咽,还是浅斟细酌,似乎都不至于成为一种苦难。但是假设被装上漏斗来填塞,那就宁愿饿着了。

    不知道是谁最早运用了“填鸭式教育”这个比喻的。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我一直都在读书,仔细想想读书的滋味与吃饭是不能比的。读书是要吃苦的,有时很苦,而且吃的苦头还很大。但是没有办法,书是必读的,不仅仅读,还“啃”。在大学读书尤其能体现懂一分是一分,不懂也不管,先“啃”到肚子里再说,这种感觉是不是胜似“填鸭”?这样“啃”了下去,有什么用处呢?一本书到了肚子里,有个轮廓和大意,至少知道它在说些什么,即使是谬论,在读时简直连批评的能力都没有,但既入我腹,便是我之所藏。等到过了些日子,自己的见解较为成熟,也有了较为清晰的思想脉络。再来回想这部大著,那么它是精微之作,或是混帐之书,便可分辨一二。所谓“苦读”,即是这种情状,和点起了洋蜡烛吃晚饭的“情调”岂非大不相同?

    这个时候我又想起了我读《三字经》,当时也是被父母以“填鸭”的方式填到我肚子里的,现在我很感谢当时我老爸老妈的“填鸭”式教育,虽然我对“三字经”很不感冒,但是到了现在我就喜欢了。

    至于现在学校里教的数、理、化、生,不管你有没有兴趣,“死记”也要记,非“硬”填不可,否则会变成未来社会的新白痴。至少,先不要理会什么“填鸭”不“填鸭”,该啃的就一定要“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