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难“卖”父母责。刘某多年经商,赚下了一份不薄的家产,几年中他买房、购车,过上了优越的生活。惟有让他懊恼的是12岁的儿子聪聪,学习成绩平平,且经常光顾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刘某花重金在某重点中学聘请了一位特级教师为聪聪做辅导,看到名师日日如约到家管教孩子,刘某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夫妇俩经常出去潇洒。半年过后,孩子的学习并没有明显提高,在与孩子的一次平等交谈中,聪聪坦言心声:“每天看到爸妈出去玩,我的心便飞到了外面,您们花钱请人来管我读书,自己却从不读书,不也赚了很多钱吗?”刘某至此才恍然大悟:名师不能代替父母,花钱“卖”不了做家长的责任,更“买”不到儿子的知识。
    名校未必出好生。时下,孩子“读重点”已成为许多家长的追求目标,为了自己的孩子能上名牌学校,父母们不怕路途遥远,不顾起早摸黑接送,不惜花费成千上万元的“赞助费”,在这些家长的意识中,只要把孩子送进名校,似乎就为孩子找到了“金光大道”。其实许多教育专家早已指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学校不可能包办一切,老师更不是超级保姆。在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出身农家的专家学者,他们的小学、中学生活大多是在平凡的乡村学校度过的。
    重金难“买”好孩子。许多家庭在为孩子的学习成绩、特长培养大笔投入,却常常忽视孩子人格的培养,在家中惟我独尊、自私自利。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只要成绩好就行。“树大自然直,人大自晓理”,殊不知,孩子的人格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好孩子的培养,不仅要学校老师的悉心教导,更需家庭、父母的潜移默化,家长仅仅舍得花钱,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