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些学校只顾着忙创收、捞外快,教学质量、教学条件却没改善到哪儿去。”一位姓杨的大学生这样抱怨道。杨同学的抱怨在质疑目前某些学校存在这种现象的同时,也向社会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到底要不要赢利?赢利多少才算合适?
     新学期伊始,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会同央视《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就这个问题对京、沪、穗700余位居民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42.2%的居民认为学校是教育场所,收支基本平衡就可以了;有44.7%的居民持较为宽松的态度,认为各类教育院校可以略有赢利。除了7.1%的居民未作回答外,只有6%的居民认为学校同商业机构一样,应该以尽量赢利为目的。
     在本次调查中,赞同学校收支平衡和略有赢利的比例相当,基本代表了大多数人(86.9%)的意见。教育界人士认为,这反映了我国居民对目前学校所处的现状和所采取的做法有一定程度的认同感。这是人们观念上的一个重大改变。
     学校教育一直被视为社会公益事业,靠国家财政拨款来维系,“上面给多少钱,学校就办多少事。”对外经贸大学宣传部长王景瑜副教授认为:“目前学校还谈不上赢利。”他说,学校除了要支付教师的工资外,还有行政办公费、教学科研费、基建费用、物件设施折旧翻新费用等等,这些仅靠国家财政拨款及专项审批基金是根本不足以支付的,只能自己想办法筹资。他还透露,有些学校筹不到资金不得不向银行贷款办学。
     据了解,目前各类学校的经济来源大致包括学生上缴的学费转化为国家财政拨款,校办产业及科研开发成果,另外还有学校自筹资金(如搞培训班,拉赞助等)。
     这里有一个焦点即学生的学费值不值的问题。现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已转化到基本收取全额学费。一些大学生认为,他们每年交了几千元的学费,就应得到足额的教育服务。一位姓陈的大三学生告诉笔者:“我们系里开了一门3DMAX三维动画设计课,老师是外面请的,经常缺课,学不到多少东西,我还得到外面去参加培训班,这等于我交了双重的学费。”
     清华大学研究生刘鉴强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其实总的来看,我们所交的学费根本不足以抵偿我们在学校所受的教育。”他认为,在学校这样一种风气与氛围中,除了学到必修的课程知识外,更能感受到一些无形的东西。这个消费值应该超过了我们所交纳的学费。基于学校的收支不太平衡,他是赞同学校通过多种途径搞经济创收的。
     事实上,社会上也不乏一些有识之士想把教育产业化,在教化人的同时也获取可观的利润,而这大部分是一些私立学校或培训机构。对于我们的公办学校,似乎应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
     中央教育研究所程方平博士认为:“学校是否要赢利,关键看其目的,不能为了赢利而赢利,以适当的赢利用于教育事业的再发展是能够被接受的。”另外他还提到,目前大部分学校整体还达不到赢利,但在某些环节是可以的。但这些细节似乎还没有什么规范。比如学校的赞助费、设备的采购、场地的出租等,这些都是很不确定的因素,缺乏监控,就会有人钻空子。所以现阶段还要加强细化教育各环节的法律法规。他说,在国外,各项法律细分明确,学校各项收费跟银行联网,其现金流没什么死角和灰色地带。
     教育需要钱,但不能以教育谋取钱财,这是大家的共识。无可辩驳的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书育人。专家认为,由于国家财政能力暂时有限,目前可以向学生收取一定的费用(其标准是不能超过大多数人的承受能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千万不可忘“本”,惟有如此,教育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真正成为国家民族大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