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教育不是“生产流水线”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2-20

    记者近日在重庆市大中小学集中的文化区沙坪坝新华书店发现,购书者络绎不绝,手拿各种教辅资料的中小学生在收银台前排起了长队。

    记者走进这家图书发行大楼,看到一二楼成了学生和家长的主选地,而出售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类书籍的三楼则显得冷冷清清。一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男孩在大人的陪同下挤进人群查找他要的辅导教材,但怎么也说不清书名,站在一旁的售货员颇有经验地指导说:“回去叫老师把书名和出版社写在纸上再来买,现在书这么贵,买错了又不能退。”记者这时才注意到,进入一楼销售少儿读物区域的学生家长,许多人手上都拿着一张写好书目的纸条,凑过去一问,才知道是学校老师要求买的教辅书名。

    孩子们拿的教辅资料可谓五花八门,其中一种叫“全程测试卷”的出版物最被看好。这种试卷分语文和数学各一套,按学生的年级分类,每一套包含课时检测、课后检测和单元检测三个部分,试卷后都附有标准答案。编辑为试卷写的说明称,该测试卷以强化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目的,“非常方便老师和家长在30分钟内检查学生当天的学习情况,确保学生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天天进步。 ”

    记者粗略统计,仅这家书店里,类似的教辅资料就有四五种。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使用这些教辅材料,老师布置作业、学生练习、家长检查都方便。

    不久前,当地晚报公布了一组重庆市图书发行公司提供的数据:1月份,重庆市渝中区新华书店零售图书总计36万余册,其中文化教育类图书14万多册,占总销量的40%,而哲学社科类、自然科学类和文学艺术类加起来仅9万册。统计显示春节和寒假期间该市的图书销售趋旺,但购书人中主要是买辅导书、试题的学生。

    一位在重点中学工作的教师告诉记者,如果教、学、查变成了简单的操作,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书育人的多样性都会陷入平庸。教育不是简单的"授--受"过程,不是1+1=2的方程式,如果一切为了方便,教书育人的过程便变味成一条生产流水线,这样能“生产”出多少合格的产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