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农村学前教育的希望之光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3-03

青岛市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攻关课题———关于农村幼儿园办园体制问题的研究,日前通过了专家鉴定,这一研究成果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教育部、中央教科所的有关领导和专家高度评价了黄岛街道办事处创建的农村幼儿园办园体制新模式,认为它开创了一条农村学前教育迈向现代化的康庄之路,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课题研究组组长韩梦凤把这一办园新模式概括为16个字:“政府统筹,办管分离,资源共享,服务社区”。

  政府统筹

  长期以来,农村学前教育处于村村办园,布局分散,规模小,效益低下的状态,存在诸如园舍简陋、教师待遇无保障、缺乏科学有效的布局规划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学前教育的现代化道路。

  政府统筹:街道办事处充分发挥行政职能,统筹、协调、指导学前教育发展。

  黄岛街道办事处成立了以办事处分管教育的副主任为主任、办事处教委办主任和中心幼儿园园长任副主任、各村党支部书记任委员的办园管理委员会,统一行使政府统筹三项职能:统筹规划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和方向、统筹调整幼儿园布局、统筹管理幼儿教师待遇和社会保障。通过对辖区学前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政府将办事处与各村、村与村、村与办事处教委办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办事处、教委办和村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办事处所辖村办幼儿园的人财物管理、教育教学、卫生保健等工作有效地协调统一。

  黄岛街道办事处通过政府统筹,强化政府行为,采取“政府拨一点、村里投一点、家长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办法,解决了困扰村办幼儿园多年的办园资金问题。2000年,办事处农村幼儿教师的平均年收入达到7400余元,是1994年的3.75倍,并为全体幼儿教师办理了工伤、医疗、失业、生育、养老等五项社会保险。

  政府统筹改革使黄岛街道办事处学前教育获得了蓬勃发展。中心幼儿园自1995年开始三年三大步,先后被评为市级一类园、市级示范幼儿园、省级示范幼儿园,学前三年入园率自1996年至今连续5年达100%。

  办管分离

  在“村办村管”的体制下,农村幼儿园处于“村委会不懂业务办不好,教育业务部门无管理权管不了”的两难境地,办园体制问题成了制约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

  办管分离:“办”是各办园村的职责,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负担幼儿教师工资的70%;二是在享有资产所有权的同时,负责对幼儿园的经费投入;三是监督幼儿园的内部管理和保教质量。“管”是办事处的职责,由办事处责成教委办对幼儿园进行财务、业务、教职工及班子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办管分离”明确了幼儿园的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关系与职责。

  办管分离改革,使学前教育管理成了黄岛街道办事处的一项职责,在职能上理顺了办事处、教委办和村委的责权利关系。幼儿园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既发挥了办事处教育职能部门的管理优势,又保证了幼儿园资产的完整和增值。

  办管分离改革,把黄岛街道办事处农村学前教育从“村委管不好,教委办管不了”的夹缝中解放出来,驶上了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1995年至2000年,办事处、村两级为改善办园条件,共投资1000余万元,改建扩建幼儿园11处。目前,这个办事处有省级示范幼儿园1处,青岛市一类幼儿园6处。办事处分别于1996年、1998年、2000年被评为青岛市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十佳”单位。

  资源共享

  办园体制的先天不足,导致了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各村办幼儿园各自为政,缺乏合作、交流,先进的教育信息、优秀的师资得不到共享……

  资源共享:将办事处的教育资源统一调配,共同使用,优势互补,推动办事处学前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黄岛街道办事处的学前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了以下内容:幼儿园行政、后勤管理一体化(人力资源共享),幼儿园的办园经费和园所设施等方面优化利用(财物资源共享),外出学习、邀请专家讲座等经验信息及多种媒体信息的共同使用(信息资源共享),社区的物质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使农村幼儿园的优势互补,创造了1+1+1>3的管理效能,大大提高了农村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服务社区

  伴随着农村学前教育之花在黄岛街道办事处灿烂绽放,农村办园体制课题研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在这里,教育与社会生活形成良性互动,教育对社会的反哺是如此生动和令人深思……

  服务社区:将学前教育工作置于社区大环境之中,以优异的保教质量,发挥自身优势,为社区群众提供幼儿家庭教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服务,传播文明行为规范,促进社区两个文明建设。

  黄岛街道办事处在注重学前教育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办好“两校一站”(幼儿家长学校、社区妇女学校、育儿咨询站),使学前教育成果反哺社区。素质教育开放日、育儿常识讲座、家长学校等系列活动的定期开展,不仅使幼儿家长、农村妇女提高了自身素质,也激发了当地群众对学前教育的参与意识,使学前教育发展目标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