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张扬“有生命的个人”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1999-07-26

  最近东方出版社推出了一本《唯物史观新视野》,是由董德刚、
赵理文等中央党校一批教授近年潜心研究唯物史观的主要成果。它的
主要价值正在于张扬了“有生命的个人”。

  该书第一、第九两章分别对社会形态范畴和自由概念作了全方位、
有层次的立体阐释,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形态概念和自
由概念,清理了学术界对社会形态范畴和自由范畴的诸种理解,补充、
丰富和深化了传统唯物史观教科书的社会形态概念和自由概念。对广
义社会形态的主体结构,从阶级结构、分层结构入手把握是可以的,
但还应从人和外部物质生活条件在历史中的关系来把握。第三章纠正
了传统唯物史观教科书中“见物不见人”的缺陷,恢复了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中“人”的层面的基本内容,对历史的主体性特征作了较为
系统的论述。但认为马克思是从两个视角展开历史研究,似乎需要补
充。马克思除从主体、客体视角研究历史外,更重要的是从物质生产
视角加以研究。第六章对稳定的类型、政治秩序和政府能力作了很好
阐释,但哲学分析力度还应加强。第七章对当代国际关系中意识形态
发展的新趋势和中国当代社会意识形态革命的分析研究,有许多独到
见解,颇有启发性,但在当今国际交往领域意识形态色彩的淡化趋势
中,也应保持一定的警惕。

  从新的视角重新理解唯物史观,这主要体现在第十章。这一章认
为: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两个层次,然而,国内外哲
学界常用“基本原理”取代“方法论”。唯物史观主要包括辩证法、
历史本体论、阶级分析、群众路线、历史主义和社会评论六种方法。
这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薄弱环节,完善了这一学
科。

  从当代现实出发拓宽唯物史观研究的新视野,这主要体现在第二、
第四、第五和第八这四章之中。“经济发展的哲学审视”一章反映出
作者具有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经济知识的准备,也强调哲学和经济的内
在联系,为唯物史观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生长点。然而,从哲学的
角度研究经济发展,首要应抓住“人的问题”,因此,“人性假设”
应是经济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第四章对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的
“利益”这一新的重大现实问题作了全方位的全息分析,为提出“中
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奠定了基础,也对正确处理新
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这需作理论上的进一步提
升。第五章在社会价值的理论建构上提出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具有
开创性。然而,作者还需要为我们提供一种当代社会发展的核心的文
化价值“理念”。第六章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进步与代价”的主
要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许多富有启发意义的观点,如果作
者能对代价的涵义和分类,对中国改革、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
以及对代价问题上的模糊认识等,加以充分的分析,将会更有意义。

  总的讲,这部著作提出许多新问题,涉足许多新领域,提供许多
新材料,运用许多新方法,提出许多新观点,因而是一部值得阅读和
参考的学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