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随着欧共体的出现,欧美地区的经济繁荣首先打破了国界,国与国之间的商贸往来和外事公务越来越频繁,因而出现了“移动家庭”族。随之而来的便是这些“移动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人们迫切需要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网络式教育机构来满足这些移动学生的受教育要求,于是国际文凭组织(英文全称是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Organization简称IBO)应运而生,并立即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和支持。该组织为高中学生设立了大学预科课程,称为文凭项目,并同时可提供中学项目与小学项目。IBO的成立首先满足了现代化移动家庭的子女教育需求,学生可以跟着父母自由地从一个国家的一所IB学校转入另一个国家的另一所IB学校学习同样的课程,学业不受影响。
IB学校培养出来的国际化人才受到了世界各高等院校的欢迎,从而使国际文凭组织得以与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和名牌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协约关系。这些大学不仅乐于接收国际文凭的持有者,而且有许多名牌大学还向成绩优异者提供奖学金或跳级学习的优惠待遇。据了解,目前除中国外,全世界的名牌大学几乎都与IBO签定了接受IB学生就读的协议,这为IBO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国际文凭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员学校已由最初的十几所发展到今天的一千多所,遍及世界上近百个国家,其文凭被一千余所大学所认可,其中包括哈佛、剑桥、牛津等名牌大学,并且有更加扩大的趋势。据悉,目前在中国,国际文凭组织的成员学校还不多,仅有北京、上海、郑州、香港等地7所IBO成员学校,可开设文凭项目课程的中国学校更是寥寥无几。北京作为IBO成员学校较为集中的地区,目前共有3所IBO成员校:55中、丽都学校、汇佳学校。55中和丽都学校只招收外国学生,而汇佳学校作为仅有的可招收中国学生的IBO成员校,为保证教学质量,每年招生数量也很少,主要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对学生的英文水平与学习态度要求都很高。学生经过3年的学习后,如取得国际文凭组织颁发的国际文凭,就等于取得了通往世界许多国家大学的“通行证”。
基于国际文凭组织的产生背景,决定了IB的教育宗旨首先是要把国际化放在首位。但IBO的国际化是以本国文化为核心的国际化,可以说,IB教育思想的精髓就是文化融合,正因如此,IB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因而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支持。
IBO的前任总干事长、曾教授耶鲁大学外语并任美国一所著名大学语言学院院长的罗杰·皮尔博士一再重申:把对本国文化深层次的了解与外国文化融合就可造就一个更富有同情心、十分宽容的国际环境,这种融合需要有精通融合的人才方可实现。这是现代人才的重要标志。
IB的教育目标明确指出:通过高中学生最后两年的国际文凭课程的学习,在共享人类最先进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在接触不同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以及对不同人类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对世界文化交流的理解力和包容能力,从而培养未来的国际性人才。汇佳学校校长王家骏对此发表了看法:“在面临西方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挑战中,我们要以改革的精神,实行‘拿来主义’。IB的学生首先要了解并热爱自己本国的语言、文学、历史等,从而了解别人,并把其精华融合到本国文化中,在此基础上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国家及其它国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通过什么样的课程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地发展呢?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教育理论家钟启泉先生在《课程设计基础》一书中对国际文凭给予了高度评价,钟老先生盛赞IB课程是一种类似“水仙花”的结构模型,充分反映了IB课程结构的和谐美。
在这个结构模型中,“水仙花”的六片“花瓣”分别代表了课程IB的六组科目,即IB的第一类课程——基本课程:①第一语言课(用学生母语教授语言文学与世界文学);②第二语言课(如英语);③人文科学(地理、历史、政治等);5实验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⑤数学;⑥艺术及选修课,共六门。每个学生必须分别从每一组科目中至少选读一门,以保证这一阶段所接受的普通教育的广泛性和均衡性。学校可以根据本国、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六类课程中选择可开设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兴趣选择自己所学的课程和各门课程的等级标准,并与将要选择的大学专业课程相结合。
IB课程最重要的特征则体现在“水仙花”的“花蕊”中,即IB的第二类课程——s核心课程: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①知识理论课(TOK);②创造性思维活动、行为,社区服务活动(CAS);③扩展论文等三门。其中,知识理论课是一门必修的跨学科的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鼓励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质疑,防止主观臆断和思想意识上的偏见,增强学生以理性基础进行分析和表达的能力;“扩展论文”要求学生结合所学课程进行独立的调研,要能写出4000字的调研文,这项要求为学生提供了按自己兴趣写作论文的机会,并使学生熟悉独立研究的方法,锻炼写作技巧;CAS(Creativity,Actionand Service即创造、活动和服务课)代表创造、行动和服务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提高认识,关心他人,发挥他们与别人的合作精神。当学生超越了自我和课本上的知识后,他们就能获得全面发展,培养成为具有完整公民意识的人。这三门核心课程是IBO课程设置的独特性的集中体现,它们居于IB课程结构的核心地位,将其余六组科目聚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了一个均衡、和谐、相对完美的体系。
总之,IB课程结构设置的独到之处可以钟启泉先生一言以蔽之:“这一课程设计为克服普通中等教育中科目林立、将知识割裂得支离破碎的弊端,做出了重大尝试,是现有的其他中学课程体系所不及的。”
IB教育哲学中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学会学习”。汇佳学校王家骏校长告诉笔者:“获得IB文凭的学生将主要不是以知识的总量取胜,而是从各种知识的比较、评价和检验中获得正确的认识方式,从而终身受益。课程的开发者们为此专门设计了‘知识论’这门课。它的目的和目标包括:研究人们认识世界万事万物的基本方法,并加以检验;揭示各门学科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揭示各种知识的异同及其优劣;帮助学生意识到主观偏见和社会文化偏见的存在。”
“知识论”并不是一门传统意义上的哲学课,组成“知识论”的教学内容也并非是形形色色的“主义”或“学派”,而是学生们从其他各门科目中已学到的知识,以及在课堂内外所获得的认知经验。
教育作为唯一的受到改革开放影响最小的行业,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后一个堡垒”,备受国内外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呼声越来越高的素质教育究竟应该怎样实施,对于全社会都是一个严峻的课题。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说是很明确的,即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以达到社会主义建设要求,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但对于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一直停留在表面上,有一些问题始终存在争议。
例如,在高中阶段对于各科的学习是应该“窄而深”,还是“广而博”,这是普遍讨论的一个焦点。目前,我国的高中教学体系中,尤其是理科教学,明显是走“窄而深”的路子。这也是造成学生感到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在IB的课程设计中,教学内容以六边形加以体现,“六边”涵盖了六个学科领域。学生围绕核心,同时学习不同学科,即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参加IB项目的学生,必须从每个学科领域中选择一门课程进行学习。学生至少有三门课(不超过四门课),以高水平要求参加考试,另外两三门则以普通水平进行教育。高水平课程占240个学时,普通水平的课程占150个学时。按这种形式进行学习,学生在两年内对一些课程进行较为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这是有意识地针对一些国家过早要求在教育体系上的专业化,也是针对另一些国家在教育体系上过分强调知识的广博所采取的一种折衷方案。
IB成员校之一的郑州中学有关人士认为:“课程讲授强调学科间交叉渗透及学以致用,其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现行的3+X高考改革后的新课程。”北京汇佳学校校长助理、中学部主任张若耕老师则这样说:“IB的要求能够促使愿意学习理科的学生努力学习一门外国语;已掌握通用语言的学生要熟悉实验室的操作。在保证全面发展的同时,选择高水平课程的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发展个人才华,以达到大学入学的一些特殊要求。”
毋庸置疑,IB的定点试行可以为我们教学改革的方向提供可参照的依据,通过实践来解决我们有争议的问题。除了前面提到的有关课程结构设计、课程的广度与深度问题,还有学习成绩与学习成果的测定问题、各相对独立的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师的教学方法等问题:
国际文凭组织对于学生最终毕业成绩的认定非常复杂,学生参加统一考试的成绩并不一定是其最终成绩,而是要综合平时的各次测验与完成作业情况,还要参考任课教师的评语和成绩预测,由评审委员进行调整、审定,有效避免“一考定终身”的现象。
国际文凭组织在对教师的培训中始终强调启发式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种精神贯穿于教学至考试的全过程。教师要将广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给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对于他感兴趣的某一门课程或某一方面知识进行深入研究,锻炼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例如历史学科的考试,是由学生在六组共30道题中选两道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来回答。
就在笔者就IB这一问题采访结束之际,正赶上北京私立汇佳学校IB98级进行的第一次国际文凭学科预考。据了解,这次预考将作为获取IB文凭的依据。考试共两科——历史和化学。据国际文凭组织规定,化学共三卷,分三场进行;历史共两卷,分两场进行。所有卷面试题均为英语,阅读量很大,答题也必须用英语,在化学第三场(第三卷)考试中,还要用英语写拓展论文,难度较大。历史卷的拓展论文则要求3000词,这对于高中二年级学生来说,难度是很大的,而汇佳IB98级的学生几乎都应用自如,得心应手较为顺利地通过了考试,问起他们读IB的感受,一位同学告诉记者:“刚开始学IB的课程确实很吃力,除第一语言这一门课,其它课程全是英语教学,很多都听不懂,咬咬牙捱了两个星期,等到第三周就渐渐强了点儿,半年以后就完全适应了。”另一位同学兴奋地讲:“两天紧张的考试让我真的感到IB教学使自己的英语水平及学科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这是普通高中教学所达不到的。通过这次考试,更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估计通过2001年5月其他科目的考试能有把握。”IB班美籍教师田之麦先生则很自豪地说:“我的学生比美国学生强多了。
崔蕊和洪玮是北京私立汇佳学校1998年入学的IB学生,她们在2001年5月的国际文凭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崔蕊以总分40分的成绩达到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录取标准。洪玮以总分36分的成绩将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录取。
她们不是天才,却成为国际文凭的获取者。
她们凭着优秀的综合素质,走向世界名牌大学。
她们是优秀的汇佳女孩。
崔蕊,性格开朗,有着宏伟的志向,但却是一个很谦虚、谨慎的女孩子。三年前以优异的成绩从天津的一所重点中学考入北京私立汇佳学校IB班。她很朴实,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有着多种爱好,有一股积极向上的拼劲儿,面对竞争,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
在汇佳中学部、国际部,哪个同学做课间操最标准?是崔蕊。她对每一节操,每一个动作,都力求标准。三年来是最优秀的领操员。
学习世界文学,排练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扮演葛蓓利娅,谁最投入,很快进入角色?是崔蕊。
强化英语,每天要背记上百个单词,面对难度很大的语言B教材,她以惊人的毅力,突破英语关,并在北京市中学生英语大赛中获奖。英语教师孙秀娟如是说:“较好的学习外语的天赋,使她具备了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
她攻克一个个难题,取得数、理、化全优的成绩。她多次获得汇佳学校的奖学金。
无独有偶,洪玮同学曾考取北京市的一所重点中学,但她放弃了到那所中学上学的机会,和崔蕊同一年进入了98IB班。
洪玮,性格较为内向,看上去比较拘谨,是一位温和而且很有个性的女孩,给人们一种柔弱文静的感觉。她不是那种特别聪慧的人,但她沉着冷静地对待自己面临的各种困难,有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韧劲和勇气,每天不完成自己课程的预定指标,不休息。为完成学业,她比别人付出更多的代价。
晚自习的下课铃声响了,人去楼空之后,98IB班的教室还亮着灯。灯下,洪玮在顽强地攻克物理、化学的难题。
每当双休日的时候,她到书店去寻找自己需要的各种图书资料。回到家里结合自己的历史、文学作业进行收集、整理,以便写出高质量的毕业作业和拓展论文。
为了攻克外语关,双休日还要到校外的托福班去学习,最终通过了考试,并在国际文凭毕业考试中获得英语优秀。英语老师认为“勤奋、刻苦使她具备了较强的语言能力”。
她每学年都获得汇佳学校奖学金。
正如数学老师兰英所说:“头脑清晰,思维严谨灵活,数学的基本功扎实,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善于动脑,肯于钻研,是她们的共同特点。”
崔蕊和洪玮是优秀的汇佳女孩。
她们各自拥有一个很好的家庭,她们的父母坚决支持她们的学业,顶住社会上对IB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坚定不移地鼓励孩子走IB的路。崔蕊和洪玮很珍惜父母为自己提供的条件,更珍惜在汇佳学习IB的机会。虽然她们并不属于智力超常的孩子,但她们有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校训“做一个伟大的中国人”,走“国际化、高标准”的道路,走向世界,参与竞争。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她们都是凭着综合素质的优秀成为国际文凭的获取者,是走向世界名牌大学的汇佳女孩。
事实证明,IB之路是一条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之路,北京私立汇佳学校为优秀的中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条件和机会。这将有助于发展青年人的个人才智。
通向成才的路,一是走国内高考的道路,一是走国际IB文凭之路,殊途同归,都能成才。而IB文凭项目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体,更适合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把教室里的知识与外部世界相结合,并使之成为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