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如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9-13

  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通过老师的手语,就能“听”到老师的话;她把手放在春天的树干上,就能感觉到枝头花蕾绽放的颤抖和小鸟歌唱的律动……海伦的心里,这个世界不是无边的黑暗,而是一片灿烂的阳光。1岁多时因病而失明失聪的海伦,后来不但以优异成绩念完了剑桥女子学院,而且成为一名作家……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真实故事。听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不能不承认这是一个奇迹。

  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是她的老师。海伦在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写道: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第一眼想看的就是我的老师。

  这个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是海伦的老师莎莉文和海伦以生命活动的共振创造的。在十几年的读书时间里,一位不但教育了她,而且陪她读完盲校和大学的老师莎莉文在重视人的价值和生命意义上,把教学放在人的生命活动的高度,从而使教育活动的双方不仅只是在文化知识层面,而且是在思想感情、意志品质、审美观念等方面进行交流。她们相互面对的不是进行一种机械性工作时所面对的对象,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教学,不因被视为获取生活权利必须预支的劳动而“异化”为生活和思想的一种负担,而是由于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对生活积极意义的思考、对创造力的培养,从而成为朝气蓬勃的生命活动的积极部分。海伦获得生命的意义和成功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她的老师的生命获得意义和成功的过程,是两个生命的互动过程。每当我读到或想到海伦的故事时,总有一种关于人性的神圣感觉,总会想到生命和生活的意义,想到不同生命个体在人生历程中的相互策动……

  现在,当我翻读这本厚厚的《素质教育探索》,读到《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这一节时,我的这种感觉和思考又出现了,我想到海伦的故事,想到师生教学活动的生活意义,想到师生生命活动的和谐共振。这一节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阐述了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一个思想: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请看,“把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是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这是把生命的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割出来,突出其重要性,而把完整的生命体当作认知体看待。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整体的生命,而不是无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各种教育活动中去的。”课堂上真正的生活!这不应该是一个可以被一眼瞥过而不加思考的概念。课堂教学,并非是为了将来的生活而目前不得不经过的一个“工序”,从而枯燥乏味、让人苦苦挨不到头,它本身就是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是生命交响乐的一个华章。师生相互面对的是活的生命,而不是传授和认知的机器;共同进行的活动,构成他们各自几十年生命的有机部分。这令我想起几年前,当我接触到叶教授的上述思想时,就很注意他的“应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这句话。我在当时的一篇文章中这样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充满着师生生命的活力……教师不单是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也是在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和自身的发展。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之间教与学的关系应是动态的,是师生之间两个生命体的相互影响……这就像物理学上的共振:生命体在相互策动、相互影响、相互强化。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的情感、审美情趣、意志品质、文化知识、是非的思辨等多种类、多方向、多层次的生命活动的信息,在交流、加工、反馈,而且异常活跃、复杂……”(《试论课堂教学的环境和气氛》)令我欣喜的是,《素质教育探索》的作者也和我一样,都是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对于叶教授的教学思想,他们和我有类似的感受和思考,并且都把这种思想与具体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让我如遇故知。多么希望有更多同行,通过这一思想的深入学习、了解和思考,形成更广泛的共识。

  在生命活动的意义上看待课堂教学,只能产生于重视人的价值的时代。只有当一个时代有了关于人和生命价值的神圣意识,才会有在生命意义上看待课堂教学的教育思想和呼声。海伦的教育故事,发生在充分重视人的价值的社会和时代。我们这个时代也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对人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对人性回归的呼唤,上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上述叶澜教授的教育思想以及《素质教育探索》作者对它的阐述,出现在20世纪九十年代,并不是偶然的。从这个高度看,“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最深层的意义正是呼唤对人的价值的重视。教育,不是要改造人,而是要使人成为按他的本性应该成为的样子;教育教学活动,说到底是实现人的价值的活动。

  《素质教育探索》一书,还包含着许多类似上述的内涵丰富、光芒闪烁的教育思想。本书的作者们通过共在一个研究班的学习,系统研究吸收了前代和当代许多教育家的教育教学思想,结合一线实践经验,把它们有系统、有条理、颇具规模地展现出来。这是它的最大特色。我还要说的是,对于我们的时代,关于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才是刚刚开始,而不是已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