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的情感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3-15

  学生时代,最让我难忘的是中学英语杨老师的每一堂课。每次他提问题,我都把手举得老高老高。我知道,当我回答正确时,杨老师会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而当我回答错误时,他又会适当地给予我鼓励和指点。在他的课堂上,我时时体会到,自己在一个有竞争力的环境里,充满了有成就的自信和对成功的渴望。当我能准确地读出每一个英语单词时,我体验到了一个个体的存在和自我需求的满足。

  后来我做了教师,更深切地体味到了这一点。每一次站在讲台上挥洒时,都希望台下的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课堂上有所提高、有所收获。然而作为教师,我们却在注重让学生获取知识时,常常忘记或者说忽略了讲台下学生的诸多愿望。学生除了有掌握知识的渴求之外,还常常有下列需求:

  情绪安全感——课堂学习中,意识到自己能够像其他人一样轻松获取知识;

  趣味性——生动而贴近自己的课程内容;

  自信心——感到有竞争力;

  归属感——班级整体相互联系的感觉;

  权力和自由——前者指学生希望进行自我调控和自我接纳,后者指学生有自己的抉择权、自治权。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更应带给学生情感因素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的宗旨不再是“生产”学习机器,而在于培养自主的学习者,也就是培养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养成终身爱好学习的学习者。这和我们倡导“教育重在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如何做到、做好“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呢?

  美国心理学博士戴尔·斯科特·里德利著的《自主课堂》一书告诉我们:把学生的基本情感、动机需求放在首位,以支持学生的学习为宗旨来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创造积极课堂环境的关键在于,教师应该尽力满足学生的情感、动机需求,和学生一起分享学习知识的快乐和感情满足的愉悦。从理论上讲,学生在课堂上具备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能够对自己的情感和意志负起责任,但由于年龄和经验等诸方面的原因,他们自身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老师对此应该有清晰的认识,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生理的等诸多因素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与发展。同时,课堂上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必须兼重“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课堂应该成为教师与学生为获得学习意义而共同努力的“工作空间”。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心理学教授巴里·J·齐默尔曼在《自我调节学习》一书对“自我调节学习”问题进行了较为集中而又深入的探讨。巴里·J·齐默尔曼教授和戴尔·斯科特·里德利博士一样,都十分强调学生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将学习看作是学生个体的自主行为。他在书中对“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有着富有实践意味的研究,他认为该模式主要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步骤:(1)自我评价与监控:学生根据先前的学习成绩来判断自己的能力水平;(2)目标设置与策略计划:分析学习任务,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确定要使用的学习策略;(3)策略执行与监控: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使用策略,并监控其执行;(4)策略结果的监控:学生分析某种策略与某种结果之间的关系,以确定所使用策略的有效性。巴里·J·齐默尔曼教授认为,使用自我调节学习的循环模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拥有学习的自控权,而这种感受又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动机的主要源泉。在巴里·J·齐默尔曼教授的视野里,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被置于极高的地位。

  多年的教学一线实践经验告诉我:给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因素,都将给学生素质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空间和氛围。而读了国外教育界同行所著的《自主课堂》、《自我调节学习》以及《培养反思力》和《思维教学》之后,这种感觉更为强烈了。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译丛”:《自主课堂》【美】戴尔·斯科特·里德利等 著 沈湘秦译 《自我调节学习》【美】巴里·J·齐默尔曼等 著 姚海林等译 《培养反思力》【美】巴里思等 著袁坤译 《思维教学》【美】罗伯特·斯腾博格等 著 赵海燕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