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一名来中国教书的外国人 给中国学生打分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9-25

      〔美国〕塞斯查·马特杰文 高一平译

     那天我和四个学生来到甘教授家,帮助清理他家的后院。他家的后院已经很久没有人打扫过了,看起来我们的任务着实不轻。我们把烂木头和零七八碎的砖头扔进垃圾箱,忙了一整天。

     正当我们挥汗如雨地干活的时候,一个学生嘴角挂着一丝神秘的笑容对我说:“这回我可不用担心这门课的分数了。”这时候,我才想起,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曾经听见这个学生和他的几个朋友在抱怨甘教授,他们担心自己会通不过甘教授那门课的考试。在甘教授看来,帮助他打扫后院与考试及格并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倒是学生们认为,替教授打扫后院后理应得到高分。

     作为一名来中国教书的外国人,我发现有些学生总是在想方设法仿造别人的论文,以期应付某一门功课的考查。既然不是自己的东西,这些所谓的论文中当然也就没有任何创造性的思维。当我为这种行为大发雷霆并痛斥其扼杀学生们的创造力的时候,他们只是在下面嘀嘀咕咕或者面无表情地看着我。许多人下次交上来的论文还是如此。

     在中国,很多情况下,考试是衡量教学水平的惟一标准。鉴于此,作弊行为也就不可避免了。在我所教的班里,学生们可以趁我一眨眼的工夫就偷看几眼别人的试卷。60个学生交上来的论文中,总有一些和别人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雷同。这件事简直让我伤透了脑筋。

     作弊现象在英语考试中比较严重。和别的国家相比,中国的外语教学水平算不上高,然而中国的英语试题却又比较难。这样,大多数学生就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抄袭,要么不及格。我已经不记得有多少回了,一些大四的学生请求我给他们润色毕业论文。当我拒绝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请求我帮他们从网上找材料。这种现象的确值得教育工作者们深思。一张试卷定终身,不仅使许多原本不错的学生与大学失之交臂,而且还在无形中给孩子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古代,中国有科举制度。书生们必须严格按照命题和格式做文章,稍有发挥,便只能落榜。这种全国统一考试的做法在中国是如此根深蒂固,现在中国的许多地方还在沿袭着这种考试方法。

     所以,每当我听说什么地方出现作弊丑闻的时候,我一点也不感到吃惊。中国有句话叫“考场如战场”,考试对许多人来说太重要了,以至于某些人因此而萌生了投机取巧的念头。要杜绝以上的种种不正常现象,还要靠改革现在的入学制度和提高教师的待遇。

     在中国,能够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数不足人口的1%。中国没有足够的大学来满足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对于那些家境贫寒的孩子来说,上大学是他们改变目前的生活状况的一条途径,但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中国一些比较贫穷落后的省份,人们能够看到一些学生在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苦学。

     人们都说,学生们的心灵是纯洁的、正直的。他们是中国未来的主人。学生们一直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他们几乎从不工作,对于宿舍外的世界所知甚少。许多孩子也因此在投机取巧的事情上学得很快。有些人甚至认为,在中国要想出人头地,资历远没有关系重要。当我因为学生们交上抄来的论文和在考试中作弊而大为恼火的时候,我还是禁不住暗自希望,他们将来同样能够混过这一关,找到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