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祖先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幼小心灵的“饥渴”是怎样得到满足的?许多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教育学家的研究都表明,民间口头文学是他们的精神食粮,口耳相传是他们享受文学的基本方式:夏夜的星空下,冬天的火炉边,孩子们围坐在长者的身边,听他们讲一个又一个故事。
     故事:从前有一个叫叶限的姑娘,父母双亡,后母虐待她,常常叫她到危险的山上砍柴,到深溪边取水。一天,叶限取水时得到一条美丽的小鱼,红色的鳍,金黄的眼睛。叶限很喜欢,就偷偷养了起来。鱼越长越大,越长越美丽。后来被后母发现了,后母骗走了叶限,把鱼杀死吃了。叶限伤心地将鱼骨收藏了起来。以后,叶限需要什么,鱼骨都会满足她。
     一年一度的节日到了,后母带着亲生女儿去参加节日舞会,让叶限留下看家。叶限见后母走远了,就向鱼骨求援,让她穿上翡翠的服装,踏上金色的鞋子,也去参加舞会。叶限在舞会上的表现十分抢眼,被后母注意上了,就慌忙往回跑,匆忙中丢失了一只金鞋。后母回到家,只见叶限正抱着一棵树睡觉,就不再怀疑了。后来,邻国的国王得到了那只金鞋子,下令让全国的女子试穿,最终都没有人适合。国王四处寻访金鞋的来历,终于找到了叶限,娶叶限为王后。后母和她的女儿都被飞石砸死了。
     这个故事很像格林童话的《灰姑娘》,但它却见于我国唐代段成式(803?—863年)的笔记故事集《酉阳杂俎·叶限姑娘》。段成式的记载在公元9世纪,比格林童话早了近千年,应该说,《叶限姑娘》是世界范围内“灰姑娘型”童话的发端之作了。而且有趣的是,段成式还曾明确说过,叶限姑娘的故事发生在我国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今天在壮族地区还流传着《达架和达仑》的故事,女主人公叫达架,其妹叫达仑。据说“达”是女子名的冠词,“架”是孤儿的意思。“达架”与“叶限”在古代语音相近;还有人说德文中的“灰”(Ascnhn)也与“叶限”音近。不幸的是,中国版的“灰姑娘”却没有好的命运,不仅没有能传遍世界,而且在中国的儿童中也没有流传了,甚至压根儿不知道我们也有《灰姑娘》那样优秀的童话,而且历史比它们还要悠久。
     其实,中国古代童话的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像《山海经》、《列子》、《庄子》、《淮南子》、《列异传》、《搜神记》、《搜神后记》、《述异记》、《酉阳杂俎》、《广虞初新志》、《聊斋志异》、《西游记》等古代典籍中,都有很多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幻想故事。我们应该多做些整理工作,把其中适合今天孩子阅读的故事推荐给孩子们,让他们在吸收国外先进文化营养的同时,也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今天的孩子不能只知道格林、安徒生,他们的阅读视野应该更广泛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都应该广泛阅读,尤其应该多了解些我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今天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