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教学管理要适应教师的创造性工作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10-3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组织与实施部分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这条要求不仅指明了幼儿教师的工作性质,而且隐含了提高教师的素质及能力要求。

  以往教师制定计划是从总的目标出发,逐级分解到学年、学期、月、周,再依据目标寻找教材及设计活动,然后逐一完成计划好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虽也强调幼儿的需要和实际,但基本上是依据成人对幼儿的假定,是以教材中书本知识为主,离现实生活中的幼儿较远。这样,教师的工作基本上是仿造的过程,而不是创造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教师“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本指导纲要所提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教育活动的目标,并在实施中灵活地执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把握幼儿教育的总体目标,同时要保持对每个幼儿发展需要的敏感性和警觉,并作出适当的教育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直接套用,而要靠教师依赖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对幼儿及其生活的深入了解,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当教师的工作由仿造转变为创造以后,他们需要有较大的自主空间,例如活动时间的长短,应由教师根据活动的实际需要来确定,而不是依据固定不变的20分钟或30分钟来安排活动;活动室环境的创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活动的需要进行布置和调整;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专业与得到专业支持,以适应满足每个幼儿发展需要以及自我发展的要求。面对这样的情况,幼儿园的教学管理须要转变职能和管理方式,否则难以保证和支持教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给教师自主的空间

  我们以往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较多的是建立在“如果教师不做怎么办”这一假定上,因此有许多措施是预防性的,而且是用统一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人,以为按要求做了就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对于教育来说并非如此,在教育过程会有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影响着效果,教师须要做一些在规章上无法规定的事情,如果我们仅仅用规定去要求和评定教师,这不仅使生动活泼的教育过程变得僵化而机械,还压抑或束缚了教师因时、因地、因人、因内容而主动地创造性地工作。

  现代的教学管理应该建立对每个教师信任的基础上,并为教师提供适当的自主空间,鼓励和支持教师根据自己对教育理念和目标的理解,对幼儿实际情况和教学实际情境的把握,以及个人的风格和特长进行大胆的实践,并引导其在实践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逐步把《幼风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思想与价值追求。

  走向动态开放的管理

  过去教学管理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检查教师的工作计划和各种笔记,较多地在这些书面作业上加批注和建议。其实,在这里面并不能看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实际互动的情况,也很难真正了解所提供的教育是否适宜幼儿的发展需要,有的甚至是成人的愿望与期望,以及用逻辑指导的方法去看教学是否能够实现。教学研究活动常用的评比及观摩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教师趋从于别人的看法和评价,而缺乏自我反思来澄清和提升自己的认识,渐渐地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认为符合模式的就是正确的。

  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组织与实施的要求,教学管理应深入到实际教学中,真实地了解教育实施的过程,包括观察和了解教师与幼儿的需要,与教师共同商讨教育计划及教学方式,为教师提供教育资源服务,鼓励教师积极地按照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大胆尝试并进行教学反思,支持教师根据需要适当地调整活动等等。如果遇到教学过程出现的个别不良问题,应采用适当的方式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不要简单地依靠定规则来束缚大家的行为。教学管理须要从静态而封闭的管理走向动态而开放的管理。

  团队协作教学

  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当我们把以幼儿发展为本和关注幼儿个体需要的理念运用到实践中时,对教师的专业要求在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准已成为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学管理的重心任务需要转移到教师的专业成长上来。如果教师都有明确的教育方向和正确的价值观,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和能力,能自觉地按照教育规律实施幼儿园教育,管理者还需要许多时间与精力用于监督、检查等这类工作吗?

  为教师提供外出进修学习或是参观考察的机会,固然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一种途径,但是最有效的办法还是以幼儿园自身实践为基础,以团队的形式,引导教师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帮助教师养成读书的习惯,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合作、支持、沟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