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合作与对话的结晶,《纲要》是教育行政人员、学者及实践工作者主观认同的产物,反映的是课程改革一般的观念和思路。那些打上研究者个人鲜明印记的理念和实践样式,则不可能清晰地表达出来。同时,《纲要》作为文件,需要考虑地域差异,给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都留有自主发展的空间,因此是高度概括的文本,所阐述的多是原则和要旨。这就很难反映研究者的具体思考与探索。基于此,《解读》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发、教学理念与策略、课程与教材评价、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课程改革与教师等七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展示了国际课程改革的前沿理念。
《纲要》作为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宣言,必须在实践中逐步实施。《解读》的作者都有一种厚重的责任感,他们力图提供一个对话的平台,营造一种合作的课程文化,实现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他们强调课程的开放性,主张专家、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会人士都是合作共同体的一分子,应尽可能保证他们之间有合作的机会,并建立合作的机制。他们认为课程本身就是一种对话,是所有与课程利益有关的人员或部门之间的对话,提出把“课程标准”作为文本,要求专家、教师、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士不断地解读,并与之“对话”。他们倡导在不同层面进行课程创新——在国家层面,尝试课程管理体制的创新,制定国家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在地方与学校层面,确保国家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同时,鼓励因地制宜地进行不同程度的课程创新,制定相应的计划或方案;在课堂或实施层面,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这种基于现实思考的课程研究,也必将推动教育理论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