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的,男的、女的,年轻的、年长的,百余张“洋面孔”活跃在本市中小学校园中。
     在闸北区培佳双语学校,我们见到的“洋教头”有五个之多。校长陈孝大说:“引进外籍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双语教学改革的需要。”一位高年级学生说:“洋老师的外语就是地道,我的感觉是,不出国门也在留学。”金发碧眼的外教戴安娜则说:“给上海孩子‘打工’,感觉真好!”
     上课笑声一片
     洋教师上课究竟如何?记者日前走进静安区七一中学采访。
     铃声甫起,英国籍教师凯恩在黑板上写下“presenttense(现在时态)”,转身把一叠照片分发给大家:“你们的任务是:用英语介绍照片内容,猜猜它的拍摄时间。”
     台下一阵窃笑。记者凑近一张照片,襁褓里的婴儿分明是眼前的凯恩嘛。———生活照也能当教具?这招“就地取材”倒是出人意料。
     “谁来试试?”学生们我看看你,你看看我,无人响应。凯恩毫不介意,大声“点兵”:“Gentlemanfirst.(男士优先)”一个男生走上讲台,用不甚流利的英语说道:“两个孩子在钓鱼。他们穿了很多衣服,拍摄时间是冬天。”见凯恩频频点头,他继续道:“我猜,小的是凯恩,大的是他姐姐。”“What?(什么)”洋教师顿时急了,指着那个“女孩”大声纠正:“NoItsme!(不,那是我)”课堂内哄笑一片。
     不一会儿,一张张照片排列开来,教室里开起了“凯恩生平展”。“参观者”不时发问,凯恩也不忘充当“讲解员”。一个学生用了“过去时”,凯恩立刻加以纠正:“不对不对。过去时说明照片上的人这样了———”做手势往自己脖子上“咔嚓”砍了一刀,又引起笑声一片。下课了,凯恩走出教室还不忘做个“咔嚓”手势。学生们会心地笑了:“明白了,‘现在时’!”
     当上海老师,骄傲
     为什么来上海?为什么选择在上海当教师?外籍教师们各有回答。有的受政府委派,成为文化交流使者;有的随到上海任职的先生而来;有的大学刚毕业来中国寻找“非常体验”……东方文化和上海的日益繁荣,时时让他们感到兴奋。“上海的绿地越来越多了,环境也越来越好。我最喜欢春节、国庆节,还有教师节!”光明中学的杨天丽,一个高鼻子蓝眼睛的法国女教师这样告诉记者。
     澳大利亚小伙Mory有着浓浓的“中国情结”———他出生时差点夭折,是一位华裔医生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Mory曾5次来到中国,拥有一个很“中国”的名字———“莫睿”。今年4月,莫睿来到上海,浦东、浦西兜了一遍,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想更多地了解上海,了解上海人,为这个城市做些什么。”经人介绍,莫睿来到了培佳双语学校。凭着好人缘,他把学生都变成了自己的好朋友,还和一位上海姑娘“谈朋友”:“他们可都是我的中文老师呢!”
     “我在上海算得上‘桃李满园’了!”来自伦敦的安吉拉自豪地对记者说。1997年,她随丈夫来到中国。原以为15年的教师生涯就此划上了句号,不料一到上海,培佳的陈孝大校长就找上门来。安吉拉担心“水土不服”,但还是被陈校长渴求人才的诚意打动,答应试试。没想一试就是4年。上海学生的聪明和礼貌让安吉拉感动。不过,最让安吉拉惊讶的还是上海越来越开放,孩子们的英语越来越好。“记得在上海的第一堂课,我问小朋友:‘Whatsyourname(你叫什么名字)’,他们鹦鹉学舌地还我一个‘Whatsyourname’,搞得我哭笑不得。今年一年级的第一节课,不少孩子竟主动上前用英语向我提问。做他们的老师,我很骄傲!”
     了解世界的窗口
     “洋教师”走进中小学课堂,缘由在于上海不断开放。不少中小学校长表示,加入WTO后,教育国际化不可避免。学校要主动树立国际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全球观念的高素质人才。而洋教师,正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的一扇“窗”。
     要谈论法兰西民族的优雅浪漫,光明中学的学生都能以自己的外教为例,说上一大通。都说英国人严谨,七一中学的师生更有切身体会:英国外教全都提前十五分钟到校,上课虽然轻松,板书可有条有理,教案厚厚一叠……
     美国老师戴安娜的一堂数学课让中国同行大开眼界:走进教室,她先脱下自己的鞋子扔在讲台上,要孩子们也照做,然后让学生开动脑筋,将这些杂乱摆放的鞋排序。孩子们有的按尺寸排,有的按颜色排,有的按鞋的质料排……这节课教的竟是抽象难懂的归纳法。
     洋教师上课的优点,中国老师一一道来: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师生之间交流频繁,调动学生蛮有一套……只要有空,七一中学的汪玮老师就溜去听外教的课:“现在,我在课堂上发挥更加自如了,和学生的对话也多了。有时穿插一些西方人际交往风俗,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这些都是从外教那里‘偷来的。”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Venessa初来市三女中,即被“委以重任”:除担纲高一英语听说、高二英语写作,还是全校英语竞赛队的指导老师。“Venessa”一词在希腊语中是“蝴蝶”的意思,学生们便亲切叫她“蝴蝶老师”。“蝴蝶老师”的寝室设在学生宿舍楼里,天天都有学生来访,犹如日夜开设的“英语角”。今年暑假期间,市三女中组团到澳大利亚参观交流,学生们流利的口语让接待方赞不绝口。
     聘请外籍教师“注意事项”
     华师大教育学院副院长熊川武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加盟上海基础教育的“洋教师”日益增多,正体现了世界对上海经济、社会及教育环境的看好。但是,各学校在引进外籍教师时,也应有“注意事项”。如一些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欧洲人士,英语水平不太地道,有些即使以英语为母语,口语也不很标准。因此,学校应选择高水平的外籍教师。师范“科班”出身、受过专门语言训练的“老外”才是洋教师的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