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源自一种全新的投资机制:银行贷款,企业投资,租金回报。上海首批共八家知名大企业作为学生公寓的开发商,向银行贷款后向学校投资。投资企业拥有11年左右的经营使用权,然后再与学校合作经营5年至6年,之后由学校完全自主经营。
住新建学生公寓,学生每人每年交费1200元。开学伊始,有的高校1400人“争”180个床位,有的高校的一些学生则要求调出新公寓。
稳定的租金回报引来4.5亿元资金
八大企业校园大兴土木
“政府政策支持、学校提供土地、银行给予贷款、企业投资建设、学生宿费还贷”。一个新的机制就这样确定了。
政府政策支持的具体解释是,建学生公寓的开发商可以免交绿化费、人防费、市政建设费等,这笔数字加起来等于每平方米的造价减少了300元。同时采用贴息的方式,将贷款利率降到稍高于存款利率。
学校提供的地块是经过三通一平的现成地块。新建的学生公寓包括家具在内,每平方米的造价900元。每个学生每年1200元的住宿费,不包括学校补贴的水、电、物业管理费,需11年还清本息。学校与企业的协议即以此为依据。学生公寓建成之后,产权归学校拥有,投资企业拥有11年左右的经营使用权,11年还清贷款,然后,投资企业再与学校合作经营5年至6年,期间四六分成,开发商得大头。之后,学校可完全自主经营。
那么住宿费为什么定为1200元?,一是同济大学早有先例,一年前,新公寓建成每年1200元的收费标准,颇受同学的欢迎;二是按开发商贷款及投资的成本核算,11年收回折算的计数;三是根据社会调查,一般家庭的基本承受能力。
学生公寓稳定的租金回报使银行不用担心资金风险,为此上海建设银行为学生公寓贷款总额度达4.5亿元人民币。而贷款的法人均是上海的一些著名的大企业,如东方明珠、绿地集团、东亚集团、家化集团等首批共有八家,由这些大集团作为学生公寓的开发商,直接向银行贷款后,再向学校投资。
可是,学校的土地有限,以后的学生公寓不可能全部建在学校。上海教委已有明确规定,除已批的60万平方米新建的学生公寓外,以后的校宿一律不准在校园里建。上海教委正在积极选址,准备在离大学比较近的地方,集中征地,建造一定规模的“学生村”。
14个月就建成32万平方米学生公寓,等于上海解放49年来所建学生宿舍的三分之一
学校竟不费吹灰之力
今年9月开学,上海高校共有3万多名学子住进了新建的公寓。仅仅14个月,32万平方米的新公寓拔地而起,加上正在建的共有60万平方米,这个数字等于上海解放49年来所建的学生宿舍的2/3以上。简直不可思议。
从1949年到1998年,上海39所高校共建成学生宿舍98万平方米,经费全部由国家拨款。所有的校舍几乎一个格式,都是六七人同住一间,数十人共用一个洗漱间,人均住房不足6平方米。
1998年,上海市政府明确提出,到本世纪末,全上海所有的高校都实现四个大学生一间公寓,人均住宿面积10平方米。按照这一目标,上海还差额50万平方米,相当于现有校舍的一半,还不包括扩招的学生。国家不可能再拨款,学校也没有那么多的钱,怎么建?
答案只有一个,“社会化”。发动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学生公寓。
漂亮舒适众人争住,也有同学申请退出
各高校正采取如减免住宿费、提供勤工俭学机会等方式帮助家境困难的学生
上海现在的学生宿舍分几种档次,老的每年每人400元,改造过的600元,新建的1200元。学生们愿意住哪种呢?
上海东华大学新建成的学生公寓只能容纳180名学生,可报名入住的竟达1400名;华东师范大学一年级新生只有20%被批准住进新学生公寓。
今年复旦新生的录取通知书上,新增加了一项内容:新老宿舍的选择征求表,老公寓每人每年500元;新公寓每人每年1200元。结果征求表形同虚设,新生住宿按专业分。当初学校曾有过自愿选择住宿的想法,但考虑一个班的新生分开住,对辅导员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再说学校对学生也有承诺,有条件的还是没条件的,只要跨进复旦的门槛,学校都一视同仁。于是,新生报到后,每个同学都领到了一张家庭情况调查表。调查结果显示,1200多名新生中,有40名学生家有困难,其中有一位来自山西的同学,全家一个月人均收入仅24元。学校表示将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给予住宿费的减免、以及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等不同程度的帮助。
同济大学今年新建的2.6万平方米公寓,不仅四人一间独用洗漱间,还带有漂亮的门厅、地下超市和自行车停车场等。新公寓主要安排二年级的同学和部分旧宿舍改造调整出来的同学。半年前,校方对要求住新公寓的同学进行了登记,一方面是要求住新公寓的同学大大超过了床位数;另一方面是原安排住新公寓的同学因生活困难不愿住。他们说,不就是睡一晚上吗?条件差一点有什么关系。开学后,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所有的一年级同学都一古脑搬进了新公寓。舒适的环境,对那些家境条件好的孩子来说,真是太称心了,但对于那些经济贫寒家庭的孩子,每月100元的住宿费,则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不要说家中供不起,就是勤工俭学能挣来,他们也舍不得。土木学院就有五位同学递交了要求更换住宿的报告。目前,调整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学校的原则是对新老公寓实行自由进出。
在3万多住新公寓的同学中,大多数对每年1200元的住宿费都能接受,少数实在有困难的,各个学校正采取不同的方式给以解决。
同济大学学生公寓
今年新建2.6万平方米,不仅四人一间18平方米的房间,独用洗漱间,还带有漂亮的门厅、地下超市和自行车停车场等。舒适的环境对那些家境条件好的孩子来说真是太称心了,但土木学院也有五位同学递交了要求更换住宿的报告。
复旦大学学生公寓
新公寓1.2万平方米,五幢桔黄色的楼房围成一个小区,周围是绿色的草坪。漂亮的阳台连着四人一间18平方米全部朝阳的南房,学生有独用储藏柜、写字台。房间里还配有电脑、电视、电话插口,卫生间是三个单元12人合用的,但冲淋、洗漱、厕所分开,还有专人打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