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高考前的日子,渴望考完了的那份洒脱,其实更多是为自己的辛苦寻找一个理由,更像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安慰,但我还是一路走来了。任何一个高三的考生那时都已经没有选择,尤其是想到为我们担心,对我们寄予厚望的师长们,我们就更不容自己懈怠。就当是为人生留下一段值得回忆的搏击之旅,为自己创造一个可以咀嚼汗水的机会。
即使是现在,我也是矛盾的,我不知自己是否后悔过。那时,我没有空隙去思考,现在,我已没有理由去叹息,毕竟我进了理想的大学。我又想起班主任的“经典”:只要能考上大学,见着老师不理不睬也没关系。从个人的角度,我完全可以安安静静地过我的大学生活,像所有的人认为的那样,将来找个好工作,建立一个舒适的家庭,最起码也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平稳而安全的生活,这应该是教育的成功案例吧?但我的心里却总是别扭的,如果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进去又出来,那我们的社会不是到处都充斥着相同的“产品”?
高考制度的压力,一方面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在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地区的不平等。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那个小城市历年来的分数线都高得惊人,而其他地方的学生相对就轻松一些,更有自己的空间。正如一句俗语:“富人会越来越富,穷人会越来越穷。”分数线压学校,学校压老师,老师就压学生,学生只能压自己,于是我们就让自己的所有时间都与学习挂钩——其实这种学习已丧失了它的本意,我们更像是一台台复印机,把老师的东西复印到脑子里,直接省去了中间咀嚼的过程。我们常常为了高分而拼命,忽视了其他素质的培养。这样我们的分数也会在拼命的努力下越来越高,于是第二年,我们的分数线又定得很高。如此恶性循环使我们的学生总是被沉重的课本压得喘不过气。那会儿在高三时,每天从早上六点到晚上九点有十三节课,周六、周日也不休息,一个半月放一天假。当我把这些情况讲给大学的同学听时,他们目瞪口呆,他们竟然还问我为什么就没有反的呢?我苦笑,是啊,为什么不反?我们心甘情愿地做着考试的奴隶,即使这样被剥夺了青春可是谁又敢去尝试另一条路?我们把前程押在了这场赌博中就回不了头,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而且要去反谁呢?是反和我们一样辛苦的高三老师,还是反待我们高三学生谨慎又小心的学校,抑或是反那条根本没有思想、冷酷无情的分数线?所有的反叛都是那么徒劳无功而又荒诞不经,最实际的还是做考试的奴隶——慈颜谊(2001年山东省文科第一名)
牢骚二:“我叛逆,但我选择沉默”
我一直认为凭借自己的天资和努力的程度,考状元完全是偶然的。这并不是什么虚伪的自谦。其实高考本来就是一个充斥着预谋的偶然性的事件。任何一个地区都有他们可以为之骄傲的人才,而每个人才都有自己独特的长处和优势。像古人所说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样,在高考的考场上得了一个高一些的分数的确不意味着太多。但是我想说的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如果你没有,或者不屑去拥有在考场取得高分的本事,很可能你就是这个社会中可预见的失败者。
我必须承认我的说法有些功利,但是事实就是这样。中国现行的教育机制就是这样的。它的这个“特色”一直在被人指责和诟病。有了高分,才有接受中国最好的教育的机会。在我们暂时无力改变这种状况的情况下,似乎无奈地接受并适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是明智的。这是我的一点遗憾,我想也许很多人都有和我相似的想法。在某些时候,例如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够强大的时候,沉默地接受现状会比较好。我没有诽谤当下教育体制的意思,相反我认为中国的教育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比较来看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我只是想申明一个前提,你可以发牢骚,但是不要让过多的牢骚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这是我在高三之前花了很长的时间逼迫自己默认的现实。和所有十八九岁的孩子一样,我是叛逆的,但是我可以预见和一个强大的制度抗衡的后果,于是我选择沉默。至少在我看来,构筑在这个机制的平台上的一切竞争和角逐都是相对公平的。这已经足够。——常江(2001年高考吉林省文科第一名)
牢骚三:“高考,功利主义的驿站”
高考不仅给我们考生和家长带来一股可怕的压抑,就是在我们敬爱的老师之间,似乎也有一股暗流汹涌。由于我国文化有仁义道德至上、鄙视世俗价值观的传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因此,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应当以高尚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以纯洁的道德操守出现在学生面前,无私奉献。在现代社会,人们对教师仍然有这样的期望。诸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样的话语,都体现了这种价值取向。这样传统的要求,是为了给尚未期望社会化的学生提供一个切实可见的道德楷模,从而有效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所谓“师者,人之模范也”。但是,在当前的社会里,功利主义的思想是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教师这个行业。这就必然使广大教师产生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似乎老师的“钱途”和命运以及老师之间的关系就维系在各个老师所管的班级升学率上。有时候回想高中老师,总觉得他们太辛苦,甚至是“太可怜”了,无论是那些严厉的苛刻的,还是和蔼的亲切的。
在那种功利的师生关系中,学生通过教师而升学,教师借学生来追求荣誉,彼此之间成为相互利用的“工具”。这导致了师生在课堂上“功能主义”的教学行为:片面强调应考题,忽视基础知识的理解等等,甚至在我们当地,有的教师只关注有望考上大学的学生,而放弃对差生的教育教学。最为严重的是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采取所谓“保一部分”的行为,在升学考试之前先劝退一部分成绩差的学生,不让他们参加升学考试——当时我的哥哥就是被劝退的学生之一,理由就是会拖全班甚至全校的后腿,或者保送一部分成绩不够稳定的同学进大学,从而使“保送”失去了挑选优秀生的目的。与此相辅相成,学生也可能只是把教师作为升学的“阶梯”,拼命想挤进重点学校,重点班级,甚至挑好的教师等等。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眼中的教师仅仅起垫脚石的作用,教师育人的功能则付诸阙如。这些功利性的行为对教育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形成一种“异化”的教育。——赫芳(1998年高考辽宁本溪市文科第一名)■